還算中規中矩
這話是什么意思
嘉靖皇帝雖然說話的聲音很輕,可是大殿里安靜的落針可聞,自然讓他身邊服侍的太監和十四位讀卷官都聽得清楚。
隨即就看到嘉靖皇帝將手中的題卷塞到了第四的位置上,位列于金達之后。
這個名次的調整就有點大了,直接從三甲調到二甲,還是二甲第一,“傳臚”的位置上。
包括嚴嵩在內,所有的讀卷官都不由得睜大眼睛再看了一眼那御案上的題卷,沒人多說一句,但是他們的眼神卻是飄向了嚴嵩一側。
在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讀卷官都在猜測,或許是之前嘉靖皇帝就給過嚴嵩什么暗示,所以才會這樣吧。
畢竟當時徐階也選擇了嚴嵩的方式,單獨把魏廣德的卷子遞給他們,讓他們先看并下評判等級。
雖然魏廣德的卷子總體來說評分很高,但是畢竟會試名次拖累,只能呆在三甲之中。
而且能夠殺到殿試來的貢士們,其實也沒人是菜鳥弱雞,都是很有水平的,魏廣德卷子的真實水平在這三百人當中其實還真不算出彩,會試的名次還是很客觀的。
讀卷官里,也只有吳鵬和雷禮額頭有點微微冒汗,不過這個又怪得了誰
當初讀卷完后,他們就發現了那份十個上等,兩個中上和兩個中的卷子,當時他們還以為這是嚴閣老的關系戶,完全沒想到會是皇帝的。
而嘉靖皇帝的表現,卻是在嚴嵩看來,實錘了。
嘉靖皇帝現在每天服用的仙丹已經越來越多,那東西絕對不是什么好東西。
在嚴嵩看來,嘉靖皇帝莫不是已經有所感覺,所以開始為儲君準備人手了。
對于魏廣德,他知道的情況也不少。
世襲軍戶家族出身,然后就是科舉出人頭地。
上次南京倭寇就是被他們剿滅的,據說這小孩還親自上陣砍殺了一個倭寇,有勇有謀,也算文武雙全吧。
這會兒嚴嵩已經想到后面該怎么安排魏廣德了,以他的水平,朝試估計不會出彩,進翰林院依舊很難。
雖然現在嚴嵩父子可以說把持朝政,在六部都很有話語權,可是翰林院這個地方,向來是清流的大本營,他對這個衙門的影響說實話,還真不大。
嚴嵩在考慮怎么安排魏廣德,其他的讀卷官這會兒也在考慮該用什么態度對待這個看上去頗有圣眷的小家伙。
其實,在嘉靖皇帝心里,想的不過是給魏廣德一個補償罷了。
十一月份的時候,關于九月剿倭的封賞才定下來,并發向了南京。
魏廣德因為沒有軍職,所以沒有被列入封賞名單之中,他名下那個斬首倭寇一級的戰功被轉到了表哥吳棟身上,這個符合功勞大家有份的慣例。
不過,在嘉靖皇帝看來,有功要賞有過要罰,魏廣德既然沒法獲得戰功,那就在科舉上給他一個補償吧。
或許還有其他想法,誰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