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送別,魏廣德就想起后世李叔同老先生那首送別,因為歌曲傳唱的原因,成為魏廣德能寫出來完整的后世詩詞中唯二的兩首。
只是,那首詞貌似有點不合適。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魏廣德也顧不得許多了,盡管他知道后世關于這首詞的詞牌有些議論,關于這點他還是很清楚的。
實際上,到了這一世,魏廣德把自己僅記的兩首詞都認真研究了遍,送別和以往的詞牌確實存在很多差異。
不過魏廣德也找到了兩個類似的詞牌,分別是喜遷鶯和阮郎歸。
最貼切的其實是阮郎歸詞牌的下闋句式,只是韻腳平仄略有改動,只是念出來也算順口。
喜遷鶯的詞牌倒是大多貼近,只有少許不同,也可以用變體來解釋。
魏廣德又想了些其他的,但是都不算滿意,似乎還是只能抄一抄算了,先把眼前的難題過了再說,至于后面可能引發的爭議,自己裝鴕鳥就好,他們愛怎么說怎么說,大不了就是自己才華不行,二甲留京做官應該還是不難的。
麻煩,接下來就要在京城準備買房子的事兒了。
成了京官,自然不能繼續長住在九江會館,還是要搬出來好。
至于朝廷的那些集體宿舍,魏廣德可不打算住進去,條件差不說,房租也不便宜,也就是占著位置好,方便上下班。
好吧,魏廣德這會兒思想有發散了,全然忘記自己還在考試中。
等回過神來,時間不知道過去多久,已經有同年開始交卷了。
魏廣德也不想繼續耽擱時間了,直接提筆把送別寫了出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心里默念對不住這首詞的作者,哥們先借用了,你文采斐然,定然可以再寫出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
做完題,魏廣德又檢查一遍,這也是考試的習慣了,一時半會改不了,也沒必要改,考試還是該有考試的態度。
大功告成,魏廣德這才起身交卷。
其實魏廣德有時候也是高看了自己,對于他的文采,其實官場之人大多已經很清楚,中等略偏下,只是撞了狗屎運,被皇帝給點了。
對于魏廣德寫八股什么的,到是沒人去關注,因為不可能寫的很出彩。
不過因為當年鄉試的原因,魏廣德策論做得好的評價還是在官場里有小范圍流傳,所以今天的朝考,就連內閣三位閣老也很關注,他們希望魏廣德能提出一些他們沒想到的處理辦法。
不過,魏廣德的卷子注定要讓他們失望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