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提督都算到這個份上,就請魏大人吩咐就是,宣府上下按照大人的計劃辦。”
已經被算計了,劉大章也認了,打就是了,現在看起來贏面還是有的。
劉大章這么認為,魏廣德自然在心里暗松一口氣,沒有質疑是最好的,畢竟他可沒有得到過翁溥的什么命令,哪兒來的計劃。
宋朝的文官據說每次打仗都要事先安排作戰計劃,包括排兵布陣。
大明朝現在承平,也是開始打壓武將,可是也沒有完全剝奪武將的一些自主權。
至于作戰計劃,來的路上休息的時候,魏廣德已經和馬芳,董一元商議過了。
打不打,是他魏廣德來定,但是說到怎么打,他還是知道應該多聽取馬芳這樣有戰場經驗的老將的話。
術業有專攻。
打仗這事兒,只有馬芳有發言權,董一元自己都沒有多少戰場經驗,只能在一邊打醬油,查漏補缺,學習戰爭經驗。
馬芳的計劃很完善,魏廣德是這么認為的。
由他帶一軍直接攻擊俺答汗大營,沖擊俺答汗本部,就算不能捉住他,也要逼退他。
另有一軍對俺答部萬戶實施佯攻,牽制對方,不讓其組織隊伍救援俺答汗大營。
可以說這個計劃的關鍵,就是馬芳帶隊突入俺答汗大營,以足夠強大的突擊摧垮王庭衛隊的防御力量。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魏廣德感覺馬芳提的這個建議,好像故意留下了一個漏洞。
魏廣德沒有戰場經驗,雖然參加過一次戰事,可那是跟著別人在做,并沒有涉及到指揮這一層級。
馬芳留下來的漏洞,那就是遮斷俺答汗大營和萬戶大營之間的聯系,至少在魏廣德是這么認為。
蒙古人入關的不對都是騎兵,他們有足夠的戰馬騎乘,所以一旦萬戶放棄反擊明軍的進攻,而是派出一部精銳騎馬救援俺答汗大營,馬芳軍就會處于腹背受敵的境地。
在魏廣德提出來以后,馬芳才貌似恍然大悟提出補救措施,那就是由劉環領一隊騎兵布置在俺答部兩座大營的中間,攔截俺答部對俺答汗大營的救援。
按照馬芳對俺答部的認識,蒙古人并不擅長扎營,他們的營盤一般很松散。
雖然蒙古人和其他國家不斷交戰,不斷征服過程中也學到不少東西,可是因為蒙古人游動的習慣,他們的營盤很少遭到過敵人的突襲,因為他們的行蹤不定,很難確定位置。
而在保安州城下,馬芳利用外出巡邏的機會觀察了俺答部的扎營,離城十幾里外有一個韃子營盤,那里應該就是俺答汗身旁這個萬戶的營地,而在這個營地之后數里還有一個營盤,那就是俺答汗的大帳了,這里部署的軍隊也就是俺答汗身邊親信的王庭衛隊。
到了明軍城下,他們還這么扎營,其實也表現出了現在的俺答部對明軍的極度輕視。
明軍,已經很久不曾主動攻擊蒙古人了,一般都是駐守邊墻等著他們進攻。
不過也正是因此,才讓馬芳產生了突襲俺答汗大營的想法。
畢竟如果俺答部大營扎在一起,馬芳手下的千多號人怕是都沖不到王庭附近就被驚醒的蒙古人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