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一個小內侍跑過來報告道,話音剛落,就在嘉靖皇帝眼前,本就搖搖欲墜的右順門也整個倒塌下來,發出更大的更沉重的轟響聲。
“壞了,東閣,還有文淵閣。”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侍立一旁的徐階忽然拍著大腿驚呼道。
大火是順著廊道燃燒的,先前他們只考慮到午門沒有廊道,想來這把火燒到這里也就差不多了。
可是在聽到左順門已經被燒垮的消息后,徐階就想到左順門里外都有廊道,好死不死這廊道還連同了內閣的辦公場地,而在東閣之后還有文淵閣,里面可都是皇家藏書。
聽到文淵閣三個字,嘉靖皇帝瞬間激動起來。
“快,快派人去文淵閣,轉移閣中藏書,快。”
嘉靖皇帝激動之下,不自覺就邁步朝著燃起大火的右順門方向行去。
這可把一邊的黃錦嚇壞了,趕緊雙手抱住嘉靖皇帝的腿,死活不讓他過去。
武英殿前除了御前內侍,兩個內閣閣臣,六科給事中和中書舍人都還在這里,可是面對這么大的火情,他們也是束手無策。
只能指望救火的侍衛和內侍給力點,早點控制住火情。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也都不澹定了。
他們都是知道的,大明朝唯一的一部大型典籍永樂大典可就存放在文淵閣,這把火要是燒過去,這部書還能存在嗎
其他人或許還不知道,可是徐階和嚴嵩是清楚的,編撰永樂大典的原據書籍和文獻資料都已經在南京文淵閣中被一把大火給燒掉了,要是現在北京文淵閣再一燒,就算想要重新再謄抄一份永樂大典也是沒可能的,都不知道該抄什么了。
不過先顧眼前吧。
在嚴嵩帶領下,徐階還有六科給事中、中書舍人全部跪在嘉靖皇帝跟前攔住他的去路。
嘉靖皇帝也只是一時激動才會做出這樣的事兒,被人一攔也冷靜下來,“快,加派人手去那邊,一定要搶出永樂大典。”
說出這樣的話,嘉靖皇帝自己也覺得底氣不足。
這會兒大火怕是已經燒到東閣了。
內閣辦公的地方,燒就燒了吧,就算還有些奏疏被毀也沒有關系,通政司那里還有備桉,再抄一份過來就好了。
可是文淵閣那里是不能有事兒的呀。
現在文淵閣中的藏書,許多都是歷代皇帝從民間收集來的古書,許多書更是孤本,燒掉了就再也沒有了。
“盡貯古今載籍。”
太祖朱元章當初建文淵閣時旨意上可是寫的明明白白,可是歷代皇帝苦心收集來的古籍現在就要被付之一炬了。
就算是嘉靖皇帝也沒法澹定了,文淵閣被燒和三大殿被燒都是同等大事兒,可不是損失一間小小殿閣的事兒。
三大殿被焚毀,更多的還是政治意義,那里代表著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利。
燒掉了,還可以再建,實際上這并不是三大殿第一次被燒毀。
三大殿在建成啟用后三個月就被天雷擊中引發大火,當時成祖朱棣不僅馬上派人祭告祖先,還被迫下了罪己詔,“上天垂戒,朕甚驚懼,不惶自安。”
之后重建的三大殿,也就是現在正在燃燒的殿宇比最初的三大殿可是整整小了一圈。
倒不是沒錢,在永樂年間大明朝廷的財政還是很富足的,之所以修小了,還是因為選材的問題。
最好的材料在之前已經用了,被燒掉了,剩余的木材就只能建成規格稍小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