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淵閣,則是代表著文化傳承,漢文化的傳承。
“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章準備北伐,攻打元朝首都,當時他發布的朱元章奉天討元北伐檄文提出了這一個口號。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亂,為眾所推歸我者永安于中華,背我者自竄于塞外。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我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爾民等其體之。
建立大明王朝,不僅徹底摧毀元朝殘暴統治,廢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種族等級及壓迫政策,恢復漢人傳承,參考史料重新制定出一套典章制度。
收藏天下書籍的工作一直持續到現在,可是眼看著全部的心血都要化為灰盡,這個時候嘉靖皇帝內心是惶恐的。
還有那本就是孤本的永樂大典,這要他以后怎么面對祖宗
嘉靖皇帝頹然的垂下頭顱,不敢繼續看那遠處的熊熊烈火。
黃錦在一旁則是連忙吩咐小內侍抽調人手,左右順門過不去,就繞道太廟,承天門走東華門進去,內侍則是從后宮繞一圈趕往文淵閣。
死馬當成活馬醫吧。
而就在他們的對面不遠處,被烈火隔絕的那邊,魏廣德還在和陳矩小聲開著玩笑。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上天看皇帝住的皇宮舊了,這是要讓造新的。”
“那也得朝廷撥的出銀子才成,唉,后面的日子難過了,得虧咱們把廊道弄斷了,不然這會兒該燒到文淵閣了吧。”
“那是,回頭你告訴你干爹高公公,咱們倆的功勞可不能被別人偷了。”
“那是肯定的,就憑保住永樂大典這份功勞,我也該上品級了”
兩人在那里說笑,絲毫沒有把這把大火看在眼里,眼下他們關心的是事后能不能因公受賞。
沒多久時間,北邊寶善門就沖出一大群內侍,手里提著鍋碗瓢盆往這邊沖,顯然是趕來滅火的,領頭的太監魏廣德不認識,可是陳矩認識啊。
看到人過來,馬上就滿臉堆笑迎了上去。
兩人站那里時候了幾句話,那太監就吩咐手下內侍又往回跑去報信。
他已經看出來了,陳矩的話沒有虛言。
眼前大火還在燃燒,只是燒到這里就再也無法存進,因為他們在此之前就挖斷了廊道,這才讓大火沒有燒到東閣和文淵閣,這功勞是妥妥的了。
這太監并不知道文淵閣有多重要,在他看來不就是存書的地方嘛
不過干爹黃錦很重視,所以他也要很重視。
這功勞誘人,可是沒辦法,陳矩這個內侍身后還站著高忠高公公,平常人也不敢造次,跑去搶這份功勞。
他自然也不能。
“文淵閣沒事兒”
嘉靖皇帝得到內侍回報,說左順門的廊道被陳矩和魏廣德帶著人給挖斷了,隔絕了大火漫延到東閣和文淵閣的可能,滿臉不敢置信。
他已經做好去太廟請罪的準備了,沒想到峰回路轉,文淵閣安全了。
聽內侍述說了那邊的情況,知道在火勢蔓延過來前他們就做了準備,慶幸的嘉靖皇帝馬上吩咐道“傳魏廣德、陳矩覲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