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垂手一側,恭敬的回道。
“那就好,你們是魏大人的家人,機靈點,平谷找來郎中要是不行,馬上派人去薊州、懷柔找找看,不行就往京城送信,請京城的名醫過來,信送翰林院、送兵部都可以,會幫忙安排的。”
唐順之說完,嘆著氣出了屋子,嘴里又低聲念叨一句“現在的年輕人,身體真不頂事兒。”
不過說完后又想起,魏廣德貌似還不到二十歲。
第二天天明時,唐順之就帶著其他人上路了,已經在這里耽誤了一天,不能繼續等下去。
等到人走了后,那郎中又從懷里摸出一包藥,磨成粉后給魏廣德灌下去,張吉這兩天一直就跟在他身邊一刻也不曾離開。
對醫理完全不懂的他只是按照魏廣德的吩咐把要達到的效果給郎中交代下,那郎中一開始肯定是不愿意接受這個差事的,可是看到五十兩銀子的酬勞
藥吃下去小半個時辰魏廣德就從昏睡中醒來,他遭罪也就是那晚上的上吐下瀉著實有點傷身,后面就感覺昏昏沉沉的,渾身沒力氣,連眼睛都睜不開。
現在好像全身的力氣正在回來,精神也好多了。
他沒想到這年頭的郎中這么厲害,配的藥還真能把人弄成這樣。
在魏廣德想來,上吐下瀉是表現自己得病了的重要特征,之后最好就昏睡,不然萬一自己裝不像那不就前功盡棄了,還不如干脆就昏睡得了。
至于得的什么病,那不還有郎中嗎
他們自然知道該怎么扯這個事兒,這在他們的業務范圍里,有的是道理忽悠唐順之。
唐順之是這個時代的儒學大師、軍事家、散文家、數學家,閑居浙江老家是也曾指導抗倭,算是抗倭英雄。
胡宗憲總督抗倭是,編撰的籌海圖編就是為防御倭寇,收集整理海防有關資料編輯而成的一部沿海軍事圖籍,其中唐順之也有參與。
唐順之在“定廟謨”、“實軍伍”、“精教練”、“足兵餉”、“清屯種”、“慎募調”、“收圖籍”、“鼓軍氣”、“公賞罰”、“處首級”、“御海洋”、“固海岸”、“散賊黨”、“嚴城守”、“降宣諭”、“用間諜”、“通貢道”、“開戶市”等諸多方面均有獨到的見解,并被用來指導抗倭戰爭,起到重要的作用,得到抗倭統帥胡宗憲的賞識。
唐順之復啟也是因為參與到籌海圖編的編制中,雖然之前他的恩師和同年不斷上疏嘉靖皇帝啟用唐順之,但是嘉靖皇帝一直都沒有批準,直到胡宗憲和趙文華聯名保舉才讓他得到嘉靖皇帝的啟用。
當然,雖然是趙文華推薦的,可他和嚴家關系還真沒有。
唐順之參加的嘉靖那邊會試,擔任主考官的是當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張璁,他喜見自己能收羅到唐順之這樣的人才而十分高興,因此欲利用他的權力提拔唐順之到翰林院為官。
可沒有想到初入仕途的唐順之婉言謝絕了張璁的知遇與栽培,按部就班地上任兵部主事,這讓張璁十分掃興。
其實這也和張璁一味迎合嘉靖皇帝有關,當時大多數文官都不恥張璁的做法,自然不愿意投效。
不過這也影響到唐順之仕途,算是磕磕碰碰,一路坎坷。
說這么多,就是因為唐順之不懂醫術,好忽悠。
當天魏廣德剛好,自然也沒法連夜啟程。
等張吉送走郎中后,魏廣德靠在床頭才問道“信派人送出去了嗎”
“老爺,昨兒已經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