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書,只能研究蒙古諸部的歷史,對于當下卻是毫無意義,所以這次魏廣德見到馬芳,自然也打算再了解多一些東西。
“聽說左翼察哈爾部和喀爾喀部一部分選擇東遷,據說是在遼河河套地區,現在的左翼公認的大汗是達來遜庫登汗,能力上肯定沒法和阿勒坦相比,不然也不會選擇逃離,就是因為懼怕被阿勒坦吞并。”
馬芳皺眉想了一會兒才說道,他回到大明多少年了,對于蒙古那邊的消息也就是通過走回人和俘虜口中了解一些,信息都很是零散。
他需要把這些零散的消息拼接起來,自然需要動動腦子。
大明朝到現在,其實并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軍事情報系統,邊鎮中使用間諜等刺探軍情還更多的是派出斥候,而不是派出間諜。
當然,也可能會有將領在作戰中靈光一閃想到這個,派出人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但是顯然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錦衣衛或許已經承擔這樣的任務,但是他們只對帝國頂層服務,也就是只有嘉靖皇帝可能才會知道這些外藩情報。
魏廣德對遼河河套在哪里當然是不知道的,估計應該是靠近遼東的地區。
“左翼三部都是叫什么部族”
魏廣德忽然心中一動,問道。
“左翼三部最強大的就是察哈爾,還有喀爾喀部和兀良哈,右翼的鄂爾多斯、蒙郭勒津、永謝布,這都是達延汗那個時候分封的,阿勒坦就是鄂爾多斯部首領,右翼三部共主。”
聽了馬芳的回答,魏廣德點點頭,兀良哈還有察哈爾他倒是有點印象,至于鄂爾多斯,魏廣德不知道那個部族,但是知道那個地方,腳下全是煤。
不過這六個部族卻沒有魏廣德熟悉的科爾沁,他就有點搞不懂,難道科爾沁是這六個部族中一部后來改名字了。
只不過對于這個時代的大明官員來說,去分辨蒙古各部族太麻煩,他們一般只認準部族首領就夠了。
比如俺答汗所部,在明廷就統一為俺答部來稱呼。
對于明廷儲相們對蒙古的湖涂認識,魏廣德雖然覺得很不對勁,可是他也沒辦法改變什么,因為他也分不清楚蒙古各部到底是怎么回事兒,是個什么關系。
他只是潛意識里認識到,如果搞不清楚蒙古諸部之間的歷史和關系,對于想要分化、拉攏蒙古諸部可能不會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
魏廣德不清楚的是,馬芳口中的左翼蒙古東遷在歷史上被稱為“左翼蒙古南遷事件”,這次遷徙事件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在之后幾十年中直接影響到大明朝走向。
實際上在左翼蒙古東遷之前,蒙古人雖然也偶爾會出現在大興安嶺東南大,但是不管是規模還是駐留的時間都不會很長。
隨著左翼蒙古的遷徙,不可避免的他們和北邊的女真部族開始產生了交際,同時他們的到來也增大了遼東明軍承受的軍事壓力,并最終在女真和蒙古的聯軍進攻下一敗涂地。
就在魏廣德和馬芳聊著北邊蒙古部族關系的時候,東南邊之前派去查看懷來方向的探馬已經打馬往回跑,看樣子像是發現了目標。
人還在他們后面的話,他們可以操作的空間就大了。
果然,在兩名護衛奔到魏廣德身前勒住坐騎,拱手向魏廣德稟報道“前面大約還有半日路程的地方發現了浙江的官差隊伍,還有囚車。”
“怎么這么久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