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只要被馬芳看重,將來馬芳升遷,他的手下自然有機會遞補上位。
一時間,讓馬芳在轄區內的聲望達到頂峰,大家都對這位新任副總兵是欽佩之至,也都愿意效命。
借著這個機會,馬芳還是把自己當初的想法給魏廣德詳細說了一遍,雖然知道魏廣德肯定無能為力,但是有這個意識先入為主進入到魏廣德的腦海中,或許等上十幾年,等魏廣德真正進入朝堂高層的時候,馬芳還有機會實現這個想法。
這會兒沒有關于沉襄的消息傳來,魏廣德倒也樂意聽聽馬芳對邊鎮局勢,或者說對戰事謀劃的看法。
“若是要集中兵力圍殲青臺吉或者黃臺吉的人馬,需要多少人”
對于打俺答汗,魏廣德可不指望,人家手上三四萬人馬,要是把其他后備兵員動員起來,怕是七八萬也不止,要消滅這樣的部族根本不現實。
倒是魏廣德記得馬芳說過,黃臺吉和青臺吉都是萬戶,手上主要戰力也就萬把人,這就好打很多了,至少規模上不會很大。
而且,完全可以利用他們攻打宣府或者大同的機會采取行動,包圍而殲滅。
聽到魏廣德這么說,馬芳就知道魏廣德有點動心了,不過他也不會謊報什么,而是實話實說道“精銳戰兵至少三萬人。”
“三萬三倍兵力圍殲”
魏廣德聽到馬芳報出的數字,微微沉吟。
“不止,三萬人馬至少是五六倍韃子,完全有機會消滅他們。”
馬芳聽到魏廣德的話,馬上解釋道“大人,韃子攻打邊鎮不會傾巢而出,往往只會動用一半左右的兵力,實際也就會五六千人。
若是傾巢而出,那戰事可就大了,韃子其他各部往往也會在不同位置發動攻擊,在那種情況下我們是沒辦法集中精銳發動圍殲戰術的。”
聽了馬芳的解釋,魏廣德自然明白什么意思。
他也只是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才會有之前那樣的判斷,其實坐下來仔細想想就會明白這其中的道理。
“北邊最近有沒有什么新消息傳回來草原上就沒有出現和俺答汗勢力接近的部落嗎”
此時蒙古似乎是俺答部一支獨大,魏廣德自然希望遼闊的草原上也能出現新的強大的部族,他們必然為了獲得生存空間相互征戰,也就是內耗。
“沒有,現在北邊草原稍微有點實力的也就是左翼三部,但是為了避免被俺答汗部吞并選擇東遷以后,就再也沒有部族可以和俺答汗部對抗了。”
馬芳搖頭說道。
“左翼三部東遷到了什么位置,他們的大汗現在是誰”
魏廣德不由得想起之前翰林院里的討論,實際上在他進翰林院以前,里面大部分翰林官都還以為蒙古是一體的,直到前年他從宣府打完仗回去一說,翰林官們才知道蒙古部族之間爭斗也是很激烈的。
當然,這些東西都是魏廣德聽馬芳說的。
不過翰林院收集的文獻資料很多,所以大家跑到藏書樓一頓翻找,還真找到不少關于蒙古各部的資料,只是時過境遷早已經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