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魏廣德想要給在京官員們一種感覺,那就是開海運濟遼東是大勢,支持者在逐漸增加,分量也在逐漸加重。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由此,讓更多人選擇支持他們而不是如往常般搬把小板凳坐一邊看戲,支持僅停留在嘴巴上。
而現在,就是發動同年們響應的時候,魏廣德專門包下這里邀約留京的同年一起赴宴,游說此事。
其實在座同年都已經知道了,魏廣德在當天下午,西苑還在廷議的時候就已經上書請開海路運送救災糧食支援遼東,為此在第二日還有兩份彈劾他的奏疏被遞交到通政使司。
只是,魏廣德面對有人彈劾并沒有上書自辯,而是在尹掌院那里請了幾天假就躲回家里閉門謝客,大有一副“獨坐小樓成一統,管他東南西北風”的架勢。
而在昨日,魏家的小管家張吉就開始在京城各家奔波,下了今日這份邀請函,魏廣德要請同年們來此赴宴,其實大家心里或多或少也有了猜測,只是現在一聽果然如此。
其實能坐到這里的,都不是笨人,笨蛋早就在歷次科舉中被篩掉了。
魏廣德支持海運濟遼,在大部分人看來是正解,至于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反對的聲音,大家也是心知肚明,這里面的利益有點大。
至于要不要上書,和魏廣德站在一起,各人心中也有小九九。
現在大家都已經做了幾年官,也不似當初那么單純了。
還好,因為魏廣德上書的時間早,同年里倒是沒有人為此認為魏廣德和賈應春,和裕王府有什么瓜葛,而僅僅認為是湊巧。
“各位同年,想必大家都已經看過海圖,這兩日為了爭論此事,已經不少人應該都查閱過,至少也知道其中詳情。
我只想說,我輩讀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不管他們為什么反對救遼東百姓,但是我初心不改。
現今唯有海路能快速向遼東運送足夠的救災糧食,為江南購糧爭取時間。
大家也知道,戶部調太倉米五萬石集運遼東,可現在卻不知道該怎么運過去。
走陸路過薊鎮,那北邊的崇山峻嶺廣德可是見識過的,據說出了山海關,依舊是山外山,糧食運送人吃馬嚼,又要浪費多少,這可都是遼東百姓的救命糧。”
魏廣德洋洋灑灑說了半天,伸手抹了抹眼角,似乎是說到動情處眼角濕潤了似的,最后把手中酒杯舉起打了個圈,盎然道“廣德在此懇請各位,支持廣德,上書請開海運,五萬石救命糧自天津海口入海直抵遼東,耽誤不起了。”
說到這里,魏廣德不覺眼圈微紅。
那玩意兒有點辣眼睛。
開海,還是要一步一步來,現在先把口子撕開,用五萬石救命糧的借口爭取更多官員的支持。
一旦口子打開,后續還有救災糧,還有本該通過漕運的漕糧因為大運河斷航,完全就有理由走海路進京了。
魏廣德的策略,自然就是蠶食,一點一點把口子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