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嚴世番就多次試探過徐階的底限,不斷觸及徐階的利益,直到確認后才逐漸放下戒備的心。
所以裕王府商議的很多事兒,只要沒有需要求到他這里的,徐階都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
和黃錦等人一樣,到現在徐階也沒有摸準嘉靖皇帝的脈搏。
或許,這天下,也只有嚴嵩和嚴世番才知道嘉靖皇帝到底怎么想的。
第二天開始,更多的,之前沒有參與到爭論中的官員開始下場,不過對于一直旁觀這場爭斗的官員和勛貴們來說,也是不怎么驚訝的。
往日里,徐階都會選擇支持裕王這派,其實老早就已經植根在眾人心中。
或許,這也是一種平衡,雖然很脆弱。
裕王府有當朝次輔徐階的支持,而景王府有當朝首輔嚴嵩的助力,在徐階全力支持嚴嵩執政的時候,遇到觸及到裕王府事時,徐階就會謹慎起來,甚至會公開反對,雖然他的影響力遠不及嚴嵩一派。
到這個時候,這場爭斗該下場的都下場了,一切都只能等待西苑那位的最后決斷。
而此時的永壽宮中,在嘉靖皇帝身前的巨大御書桉上,一左一右分別擺放著一摞摞奏疏,看著就讓人頭大。
左邊的要比右邊的多幾摞,人多勢眾啊。
嘉靖皇帝兵部怎么看重所謂的祖制,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大明皇帝都不看重這個,他們更多的權衡利弊。
對于遼東事,他們自然有自己的權衡。
時間,拖不起了。
“如魏廣德奏疏所言,自海口發舟,至右屯河、通堡,不及二百里。其中曹泊店、月沱、桑沱、姜女墳、桃花島均可停泊,相距不過四五十里,可免風波、盜賊之慮。”
聽到陸炳的回答,嘉靖皇帝微微點頭,不過隨后又聽到陸炳繼續說道“只是,據查,現今山東登來水師所余船只不足,且多老舊不堪用。”
陸炳說完后,微微低下頭。
“可有什么辦法解決嗎”
御座上的嘉靖皇帝聞言眉頭微微皺起,隨即開口問道。
“海船不足,但災情緊急,唯有動支賑災銀錢支出若干先造海船,當務之急那五萬石太倉米可委官督發至天津通河等處,招商販運,并令彼此監督,不許夾帶私貨。”
這些,都是錦衣衛中的文書等人早就商量好的,所以陸炳立即就回答道。
嘉靖皇帝聞言點點頭,眉頭舒展開。
雖然沒有當場表態,可也沒有直接搖頭拒絕,畢竟事關一鎮百姓生死,他是皇帝,自然要擔起這個責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