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實戰效果的東西送到朝廷來,會產生什么影響
俞大猷想到了,魏廣德自然也清楚,要報功那得先做出成績來,必須要有一場說得過去的勝利,讓朝廷覺得這筆銀子花得值才行。
魏廣德想要見信使的目的,自然就是問問大同那邊到底什么個情況,俞大猷的兵車營在邊鎮和韃子交戰的詳細過程,以此為依據考慮怎么處理此事。
現在魏廣德越來越覺得,貌似自己可以去擔任大司馬了,貌似好多時候參與的事兒都是和兵部有關系。
算了,不想那么多。
就算自己做的兵部尚書那個位置,家里的軍籍也不會想著要取消掉,要是能夠把世襲的百戶升級到世襲千戶、指揮那才是目標。
到時候即便職位是大哥那邊的,自家小子不爭氣也可以混進衛所里去,再不濟也有口飯吃。
軍籍,并不影響自己家族成為地主士紳。
這時候,徐江蘭身邊的丫鬟過來提示,天色已晚,請老爺早些回屋休息。
魏廣德收起俞大猷的書信,起身邁步出了書房直往臥房去了。
第二天,魏廣德中午就從翰林院里回家,這是早就定好的。
在外院花廳里,魏廣德見到了大同來的信使,俞大猷的家丁。
初略打量來人,這人皮膚黝黑,不大像大同那邊的軍戶,倒是像江浙沿海的人,故而好奇問了一聲。
“卑職陳佑,在福建時就一直跟隨將軍為親兵,現為大同兵車營總旗。”
那人在向魏廣德行禮后答道。
“哦,你一直都是俞將軍的親兵”
魏廣德聞言點點頭,示意他坐在旁邊凳子上說話。
“俞將軍到了大同還好嗎”
魏廣德懶得去問他們這些親兵是怎么去的大同,想來估計也是陸炳那會兒做的安排。
隨后,陳佑把俞大猷到了大同后的經歷簡單和魏廣德說了遍。
不得不說,有本事的人到哪兒都不愁飯吃。
發配俞大猷的公文到了大同后,李文進看到這次朝廷處置的居然是浙江總兵俞大猷,他雖然不知道俞大猷是怎么鬧到這般田地,可他知道,俞大猷領兵打仗的本事。
所以在俞大猷一行人到了大同后就得到李文進的接見,至于什么發配,到了這里就算是發配了,難道還真要把一鎮總兵弄去當小兵蛋子不成。
俞大猷也是有個閑不住的人,在衙門里休息幾日后就向巡撫李文進提出想要外出,在大同周邊看看。
俞大猷的要求,自然得了李文進許可,開始在大同各衛所和邊堡仔細查看一番,從底層士卒那里打聽韃子的作戰方式。
有了底層士卒的介紹,雖然俞大猷是第一次到北邊,可也大概想明白了邊鎮這些年遭遇韃子騎兵戰績不佳的主要原由。
已經領慣兵,他自然不想閑賦在家,于是琢磨著怎么縮小明軍和韃子之間戰力的差異,這才有了獨輪戰車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