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漢此時正在考慮抽調哪些人馬東進增援宣府,聽到巡撫相召,還以為是接洽糧草一事。
大軍移防,糧草輜重肯定是重中之重,一旦有閃失,鬧不好半道上就嘩變潰逃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劉漢第一時間就趕到巡撫衙門。
只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李文進召他來商議的并不是他以為的糧草輜重事項,而是要領兵北上偷襲板升城。
對于劉漢的顧慮,俞大猷當即就答道“只要我軍偷襲板升城得手,俺答部必回兵救援,宣府之危自解。
實際上,我們要考慮的不是宣府的安危,而是我們得手后韃子對我軍的圍堵,找最近的通道退回大同,”
聽到俞大猷的話,旁邊的李文進深有同感的點頭附和道“有理,俺答汗在得知板升城被破后,必然猜出是我大同軍所為,很可能派遣一部救援板升城,另一部則插入板升于我大同之間,攔截我軍返程。”
“那你們還要這么做太危險了。”
劉漢皺眉說道。
聽到劉漢的質疑,李文進臉色表情不變,但是也沒有給出回答,他的目光轉向了一旁的俞大猷。
對于李文進來說,他只抓戰略問題。
俞大猷提出的圍魏救趙的計劃,符合解救宣府和打擊塞外白蓮教徒的戰略目標,順帶一把火燒掉板升城,也可以顯示出明軍的實力,讓俺答汗不敢輕易稱帝。
在塞外大草原上,你要自立可汗,那是你的事兒,只要那些蒙古人都服從你,李文進覺得這貌似和他們沒關系。
可要是讓俺答汗稱帝,那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那就是大明皇帝。
一旦讓俺答汗稱帝,那大明必然發大兵圍剿,絕對是不死不休的戰爭。
突襲板升城,可以讓俺答汗知道明軍的戰力,這樣他就更不敢輕易稱帝,無論那些漢奸如何鼓動,相信俺答汗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至于突襲部隊返程的安全,這樣的戰術問題是俞大猷、劉漢這些武將考慮的事兒。
大同軍一旦出發,他李文進肯定不會留在關內,而會隨軍出發,但是也只會在距離邊墻幾十里的地方駐留,帶隊負責接應突襲大軍。
至于帶隊的將領,李文進之前在詢問俞大猷的時候就已經下定了決心,如果劉漢不愿意帶隊出擊的話,就由俞大猷帶隊進攻板升城,這也是他強烈要求的。
隨軍出擊,李文進明白俞大猷的想法。
這次胡宗憲的陷害讓他蒙受不白之冤,不僅丟掉了十余年征戰才得來的總兵官職,還丟掉了祖輩傳下來的世襲武職,如果不能在他手里奪回封蔭,那他死后也無臉見祖宗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