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進起身迎上劉漢,從他手里接過手令快速看完后,略有些詫異道“俺答汗攻打的是龍門關堡他們還真想打掉宣府三衛。”
“現在怎么做按之前說好的干,還是遵總督手令馬上北上救援宣府”
劉漢來的路上也想到了,不過這不重要,他需要確認李文進是否依然堅持放棄支援宣府,而是率軍攻打板升城。
李文進還沒說話,門外就有腳步聲響起,片刻俞大猷就走進屋來,看著劉總兵到了,于是沖他抱拳。
俞大猷也是總兵官,雖然這次得罪大老被貶官,可劉漢和他接觸后也知道這人有能耐,何況還有李文進的面子,所以并不把他當犯官或者罪民看待,依舊當做同級官員。
“大猷,韃子攻打宣府龍門關堡,看樣子是盯上了宣府三衛,葛總督命令我們立即東進支援宣府。”
李文進說著話,就把手里的軍令遞給俞大猷。
俞大猷接過來快速看完后,面色嚴肅道“準備都做好了,此戰必拿下板升城,只是不知道那幫白蓮逆賊有多少跟著韃子去了宣府。”
李文進聽到俞大猷的話,知道他已經下定決心,隨即看向劉漢道“劉總兵,我們就按之前商定的策略,你我分別向朝廷和葛總督上報吧。”
按照之前商定的方案,在他們出關前,李文進要以大同巡撫的身份向朝廷上奏此次出關攻打板升城的計劃,而劉漢則需要向宣大總督葛縉報告。
只不過,他們發出公文后不會等待朝廷和總督大人的回復就會離開大同,率先出擊。
上報,只是為了避免被冠上“擅專”的罪名,雖然事后依舊可能被人拿來說事,可對于邊疆的文武官員來說,只要最終打贏了,朝廷就只會給封賞而不會進行懲罰。
一切的關鍵,還是在于突襲板升城得手,調動俺答部回援,解除宣府危局。
“好,我回去就把寫好的公文送出去,什么時候出發”
要調動俺答部回援,就需要搶時間,必須在戰事擴大前動手,讓俺答汗才會急急回兵救援。
要是已經和明軍糾纏在一起,俺答汗就算想要撤兵都不可能,那么他們的戰略企圖也就失敗了。
到時候萬一宣府真出了閃失,他們就都是違命和瀆職的重罪。
“韃子三天前進攻龍門關堡,這時候怕已經破關而入了。”
李文進沉吟道,“兵貴神速,明日大軍出關。”
說完話,李文進就看向俞大猷。
俞大猷聽罷只是默默點頭,就像他當初和李文進、劉漢說的那樣,出征是安全的,最危險的其實是得勝返回那一路,那是充滿荊棘坎坷的歸路。
三人商定后就快速分開,為明日的出征做著準備。
而就在大同軍準備出征的時候,同樣來自宣府的傳令兵揮舞馬鞭連續抽打著坐騎沖出了昌平城,向著京城方向奔馳而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