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支持和反對的各占一半,而是反對的,認為該問罪大同的官員占一半,還有一半是沒什么態度的,也就是中立,就沒聽到幾個支持的聲音。
也是,朝廷已經對此戰做了部署,想法其實和大同類似,只是盤面更大,直接動用兩鎮兵馬掃蕩河套,而不是出動一鎮兵馬去偷襲板升。
最麻煩的還是功過的定論,大同這么做到底是對是錯
楊博頭疼,說起來不管是大同巡撫李文進還是總兵劉漢都是他手下,不過整件事兒串聯到一起,楊博還是覺得有點怪異。
李文進,管理地方政務是把好手,不過對于調兵打仗就是門外漢。
之前大同戰事,他基本都是丟給劉漢去打的,自己做甩手掌柜,只負責把后勤保障做好。
劉漢嘛,將門,守成有余進取不足,野心有點但是膽很難想象這樣的人會籌劃這么大的事兒出來。
要說這次偷襲板升城是李文進的主意,楊博是敢用腦袋擔保,他想不出來的。
可要說是劉漢動的心思,劉漢有這個腦子卻沒那個膽子。
畢竟整件事是先斬后奏,打贏了好說,降罪不至于,可功勞也會被抵消大半,可一旦打輸了
楊博這會兒想的就是,好像自己對那兩個老部下都看走眼了,居然想不出來這偷襲板升城的計策到底是誰搞出來的。
算了,還是等著西苑的召喚吧,公文已經抄寫送到了內閣,想必此時兩位閣老應該已經趕往西苑了。
而這時候的西苑永壽宮宮門處,嚴嵩和徐階還真就靜靜站立在一側,等待著皇帝的召見。
都快晌午了,兵部忽然送來一份公文遞到徐階手里,雖然有些奇怪,但是徐階也沒當一回事兒,可是漫不經心翻看只看了兩眼就不澹定了。
此次迎戰俺答部,朝廷的計策他是有全程參與的,可現在兵部送來的大同總兵劉漢的奏報倒是和之前魏廣德想的計策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aa
隆萬盛世
不過這事兒不大同這樣擅自出兵,打不打得贏另說,會不會影響到朝廷的作戰部署才是最重要的。
隨公文附有楊博的一張條子,此時兵部尚書楊博就在為此事而擔憂。
大同軍偷襲板升城,放在平時自然是好事兒,可是在這個時候就未必了。
板升被明軍攻擊,帶來的結果就是俺答部兵力西移的時間就要提前,若是正好和延綏、寧夏二鎮掃蕩河套的大軍懟上,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怕是二鎮明軍就要吃大虧了。
叫停延綏、寧夏自然是不可能的,軍令此時應該已經到了軍中,說不好人馬都已經離開了駐地。
頭疼。
徐階感覺真的頭疼。
趕緊的起身,拿著東西就去找嚴嵩。
對于這樣的軍國大事,嚴嵩自然也不好處理,只能對徐階說道“去西苑吧,這樣的大事兒,不是我們能做主的。”
“嚴閣老,徐閣老,皇爺讓你二位進去。”
這時候,宮門里出來一個內侍,傳達了嘉靖皇帝的旨意。
兩人跟在那內侍身后進入永壽宮,很快就到了宮殿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