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有了自己的目標,所以從那一刻起,他對教授裕王顯得無比熱心。
因為宮里的意思,魏廣德以查找與北方蒙古有關文檔的名義尋找資料,其實也搜集整理起市舶司和互市有關的資料。
以現在收集到的東西魏廣德就已經看出很多問題,明朝在立國之初其實就有想要封閉起來,自給自足的意思,這或許是受到朱元章出身的影響。
財富,他或許認為應該一點一點積累起來,還要都留在國內,而不知道通過交易可以讓財富變得更多。
所以,即便在朱元章時期開始有限的互市,但那更多還是逼不得已而采用的政策。
就好比在邊疆地區進行的茶馬貿易,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解決明軍戰馬不足的問題,以官營模式開展,既控制了交易總量還能增加朝廷收入。
想法雖好,可是經過百年發展后,早就已經變的腐敗起來。
從找的資料看,魏廣德就發現在洪武年間,茶馬貿易中一匹上等馬的價格是120斤茶葉,而到了現在則是80斤,看起來好像茶葉更值錢了,而馬價在下跌。
但實際情況卻是,茶葉價格百年來有一些上漲,但上漲速度遠沒有上等馬價格上漲的高。
看似茶馬貿易中茶葉價格上漲而馬價下跌有利于朝廷,可實際結果就是,現在大明軍隊的戰馬奇缺。
進行交易的馬匹真的因為交換價值的變化變少了嗎
未必,只是大量的馬匹沒有被交易到朝廷手里而已,看似朝廷得利,實際上卻是以軍隊戰力減弱為代價的,那些馬匹已經流入了民間私市之中。
這些東西,魏廣德都是打算在后面對裕王說說的,只是現在他還是先要把大明和北方草原民族的關系講完。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窗外的殷士譫和張居正也是開始了竊竊私語。
“善貸講的這個,合適嗎”
張居正有些吃不透,他不知道過去高拱、陳以勤在的時候是怎么教授裕王。
殷士譫雖然也覺得有些不妥,可是魏廣德說的一些東西,想起來其實也是合情合理的,只是對于和現在朝廷的一些看法略有差異。
但是呢,魏廣德也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裕王,畢竟裕王已經是成年人,有自己的思想,所以魏廣德分析的時候是把目前外界的看法和他依舊資料得來的看法都有說給裕王聽,由裕王自己判斷,最重要的還鼓勵裕王也能有自己的思想。
殷士譫透過窗戶朝里看了眼,裕王較魏廣德年長,屋里的情形真的是有那么一點不協調的感覺。
“只不過是提出一些思路,算不上離經叛道。”
殷士譫對張居正小聲說道,“實際上殿下已經是成年人了,他有自己的思想,肅卿給殿下上課的時候也經常這樣。”
高拱之所以能被裕王尊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拱不會把他的想法強加到裕王身上,而是在講解的時候,會從多方面進行講解,以及那些是被外界公認,那些則是被批駁,最后裕王選擇相信什么,則是看裕王自己的想法。
裕王和景王離開皇宮的時候,其實已經算成年,在宮廷里已經完成了基礎教育,只是思想還不夠成熟。
高拱對裕王的教育,也算是因材施教,而結果似乎很好,很對裕王的脾氣。
正在這時,院門口出現了一個小內侍的身影,他手里拿著一張條子進來,看到殷士譫在窗邊,三步并作兩步就快速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