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萬盛世442升,遷
“楊尚書,不妨考慮下貴州西路參將俞大猷”
就在楊博以為魏廣德攔路是要舉薦自家親戚的時候,沒曾想聽到魏廣德說出的卻是旁人。
魏廣德還在那里說著俞大猷參與過的大小戰事,而楊博已經撫須點頭。
別說,魏廣德舉薦的人倒是真適合。
如果說以前楊博對俞大猷不甚了解的話,那么在去年大同之戰后還不知道就有些失職了。
只是這也不怪楊博,畢竟他上任兵部尚書才多久,之前離開宣大后還在薊鎮呆了不短的時間。
魏廣德還在說俞大猷的過往經歷,這會兒楊博心里其實已經有了人選。
魏廣德這會兒絮絮叨叨的,其實也是擔心楊博嫌麻煩,畢竟俞大猷現在有實職,調走要經過黃光升那里,還要考慮誰接替,貴州那地方可不是誰都愿意去的,俞大猷離開了會不會鬧亂子。
不過,對魏廣德來說有些麻煩的事兒,其實如果兵部做出決定,不過就是幾份公文的事兒。
當然,也不是下公文就了事,畢竟需要選拔出將官接替俞大猷,這其實才是最麻煩的。
擺手打斷魏廣德的話,楊博開口說道“你舉薦俞大猷這事兒,我知道了,兵部會盡快商議此事。”
說道這里,楊博忽然笑道“如果有俞將軍坐鎮萬安的話,江西還真就固若金湯了。”
他這話,其實也表現出他對俞大猷的態度,這個人很難打,是大明朝這會兒難得的武將,特別是當初俞大猷還在浙江擔任總兵時,經常率領水師出海剿倭,將大部分倭寇攔阻在海上。
這也是嘉靖三十六年之后倭寇進攻明顯南移,向福建、廣東發展的原因。
不過這幾年嘛,浙江、福建和廣東持續遭到倭寇襲擾,雖說胡宗憲報告是王直殘部報復,但不得不說俞大猷被治罪導致水師無力出戰也是有很大關系的。
楊博說完后,沖魏廣德拱拱手,隨即邁步往前走,回兵部衙門去了,他身后的侍郎等兵部官員在兩人說話的時候也在思考魏廣德舉薦之人,都是覺得這個推薦還不錯,所以都笑吟吟沖他拱手后追著楊博去了。
魏廣德目送他們里去后,也趕緊往左闕門去,今日那里可是御宴,招待藩王府和海外藩國使團。
萬壽圣節當日,眾多儀式先后舉行,不過每年如此,所以并沒有出現什么岔子,禮部操辦的還很不錯。
萬壽圣節后第三日,朝堂重回正軌,該處理的公務也要開始處理,而內閣閣臣和六部九卿再次被召入西苑。
“今之九邊,大率以薊鎮為重,蓋腹心既安四肢自無可慮,今虜止是永邵保兀慎擺腰三部兵寇大同鎮川堡,而其酋俺答黃臺吉把都兒及土蠻等潛形不露,竊恐其謀窺薊鎮伏承辰慮,臣謹以六事獻。
一請先敕邊臣,逐大同之寇,堅壁清野以固其守,設伏出奇以挫其鋒,分精兵以搗其巢,簡惡少以邀其馬,使賊不得近薊鎮;
一御賊必先獨石哨探”
今日眾臣進入永壽宮后,嘉靖皇帝直接拿節前諭旨問話,問楊博兵部對邊鎮的策略。
而楊博在昨日就已經去了內閣,和嚴嵩及徐階進行過商議,基本算是定下六條策略,現在不過是拿出來念一遍,以寬帝心。
等楊博說完,嘉靖皇帝皺眉問道“兵部慮俺答部今秋欲進兵薊鎮,可有把握”
“陛下,此前虜數萬在宣府及大同寇邊,其他邊鎮毫無動靜,宣府副總兵馬芳曾率部襲擊入寇韃子,發現并非俺答汗精銳”
楊博急忙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