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還得等下面奏疏上來才能定奪,倒是不急。
福建,平和縣南郊,塔山腳下,由木柵欄圍出一個巨大的軍營,營中旗幟林立,軍帳密布。
此時,大營中央一個巨大的軍帳內,正在爆發一場激烈的對話。
“提督大人,你們抓到的那個是楊舜,不是張璉啊,你們這么報功上去,一旦被查到,可是要被治罪的。”
俞大猷已經轉營到了張臬的大營里,主要是把抓獲的蕭雪峰移送過來,聽說他抓到了跑掉的張璉,自然要去看看。
不過等看到人,再有他抓獲的俘虜辨認,發現所謂的張璉其實是楊舜。
這個消息,可是把俞大猷嚇了個半死。
張臬以為抓住了張璉,當天就急吼吼把派人往京城送捷報去了,而正式的奏疏還在草擬,主要就是等他過來,把他出兵以來連續幾戰的詳細戰報送來,潤色后放入奏疏中。
還有就是他那邊草擬的功勞簿,也需要加上俞大猷這邊的人。
說起來,俞大猷雖然已經升為副總兵,可到現在他頭上可以管著他的人還是不少。
兵部發文要他聽都督簽事劉顯的指揮,剿滅張璉反賊,可內閣又發文讓提督兩廣軍務的張臬總督福建剿賊,更別說老早前就被任命總督江南各省軍務的胡宗憲。
伏擊蕭雪峰部后,俞大猷只能一邊派人偵知張璉殘部動向,一邊向劉顯和張臬發出軍報。
沒想到,張璉在知道蕭雪峰部覆滅后,或許擔心被明軍包圍的緣故,情急之下竟然沒有帶兵加速竄回老巢,而是召集三路人馬原路返回,往東逃竄。
之后就是張臬帶領總兵陳王謨所提廣西狼兵和張璉部遭遇,一場激戰結束,他就收到張臬的戰報,說擊敗張璉部,活捉張璉,俘虜三萬余人,同時還有命他帶著蕭雪峰盡快和他會和的命令。
不過這時候,在中軍大帳里只剩下提督張臬、總兵陳王謨和副總兵俞大猷三人,其他人都已經被趕出大帳。
“俞將軍,我們找了不少賊人確認,那人就是張璉無疑,你就別胡攪蠻纏了。”
或許因為忌憚俞大猷有裕王府背景的緣故,陳王謨雖然是總兵,可還是反復對俞大猷解釋道,無非就是他們讓俘虜進行的辨認。
“陳總兵,我也是讓蕭晚的親兵辨認過,他們常年跟在那些賊首身后,斷不會認錯,你們抓的那人是賊首楊舜”
在堂下兩人激烈說話的時候,正座上的提督張臬也是微微皺眉。
抓獲張璉這樣的好消息,他當然也當場辨認過,不過是挑出來的賊人,是反賊中一些小官。
俞大猷那邊的話,他雖然不全信,可是確實有點道理,他抓獲蕭雪峰,同時還有就是他手下的親兵,這些人跟在蕭雪峰身后,肯定是認識張璉的。
如果,抓到的人不是張璉而是楊舜,想到自己前些天發出去的公文,張臬不覺額頭見汗。
“雖然不是張璉,可抓住楊舜也是大功,接下來我們繼續帶兵圍剿反賊殘部,不愁抓不住人。”
俞大猷還在和陳王謨分說,可陳王謨此時那里還聽得進去。
他和張臬在抓住那人后,可是找了不少俘虜辨認,他們口口聲聲說是他們大首領,有幾個還準確說他就是張璉,自己這邊肯定是不會有錯的。
俞大猷說這些話,無非就是嫉妒自己擒得首功而已。
有心給俞大猷一點教訓,可想到他背后的裕王府,也只能在心里搖頭,還是算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