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念完后,把手里奏疏一和,幾步到了徐階面前交給他。
張居正被皇帝欽點為分校官,徐階的目的是達到了,只不過魏廣德也被加入其中分潤這份功勞,還有高拱也是,心里雖有些不喜可也不會絲毫表露出來。
想到奏疏里面,殷士譫、唐汝輯的名字沒有被點到,心里也只是微微竊喜,總算沒讓裕王府的人把閑職全占了。
本來就只有兩個總校官和十個分校官,其中一個總校官和兩個分校官就是進來混資歷鍍金的,也還算好,他們九人應該能完成重錄大典的工作。
“其余三百名抄錄官,就由禮部會同高、瞿二臣遴選即可,名單報內閣票擬,司禮監批紅,讓他們盡快做起來。”
嘉靖皇帝又開口說道。
“遵旨。”
黃錦、徐階和袁煒三人都是躬身接旨道。
就在徐階和袁煒以為今日召見就要結束的時候,嘉靖皇帝忽然又開口道“還有一事,朕思慮多日。”
聽到皇帝這么說,徐階和袁煒心里就是一凜,不知道御座上那位是不是又要玩什么把戲,于是都屏息靜氣仔細聽著。
“三大殿屢遭回祿,今借其重新落成之機,朕欲用改其名,希望借此保三大殿平安。”
嘉靖皇帝的澹澹說道。
只是這平澹的話語落到徐階和袁煒,甚至黃錦耳中不似一聲驚雷。
皇帝想要給三大殿改名字
為什么
這是同時浮現在三人心中的疑問。
三大殿就佇立在那里,是改個名字就可保平安,不會再遭遇火災的嗎
三大殿的名曰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是明太祖朱元章親自定下來的,后來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依照南京樣制重建三大殿,名字都沒有改過。
奉天殿就是百姓口中的“金鑾殿”,“奉天”之意是根據儒家的天命論,說皇帝奉天之命來統治天下萬民,所以皇帝被稱為天子,古代的傳國玉璽上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也是同個意思,而圣旨開頭固定的格式“奉天承運皇帝”也是此意。
華蓋殿就是奉天殿之后的宮殿名稱,“華蓋”是中國天文中的星官之一,屬紫微垣,象征孤傲、超然、高不可攀之意。
華蓋就是紫微垣中的一組星名,共十六顆如傘般護衛在帝星上方,天象映射人間,便得此稱呼,而且紫禁城的名字也是取自紫微垣,是天上的皇宮。
華蓋殿之后就是謹身殿,“謹身”是為了告戒帝王要加強自身修養,時刻提醒自己自省,因為帝王的一言一行都關乎天下萬民的生死,所以必須謹慎處事。
三大殿的名字可以說都是朱元章深思熟慮后才定下來的,可是到今天,嘉靖皇帝居然要改三大殿的名字
這怎么行
消息傳到外廷,朝臣們要是知道此事,還不知道會怎么鬧騰。
雖然心里想要反對,可皇帝畢竟還沒有把話說完,他們暫時也不好說話。
皇帝面前,沒有陛下允許,他們也不能隨便發言,只能等嘉靖皇帝把話說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