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這戰抓到個“張璉”,報捷文書發到兵部去了,消息已經擴散開,那真正的張璉怕是也聽到了消息,到時候他會不會趁機隱藏起來。
若如此,那想要抓獲真張璉的機會就會變得渺茫起來,到時候也只能找由頭處理到那些俘虜,絕對不能留下活口。
今日自己將了俞大猷的軍,他識趣的話自然知道閉嘴,即便他背后有裕王府。
想到這里,張臬看了眼書桉上的功勞冊,那是俞大猷交上來的,其軍中立功之人的名單。
本來想要把功勞的大頭留在自己這里,現在看來需要分一些出去,也好堵住俞大猷的嘴。
而俞大猷在進入自己軍營后,第一時間叫來軍中哨探隊正。
“立刻把手里所有探馬派出去,尋找反賊殘部去向,特別是林朝曦等賊首的動向。”
俞大猷回來的路上就想了一路,現在的張璉已經是驚弓之鳥,怕是會匯合手下主力,只有足夠多的兵馬才會給他安全感。
張璉,應該會和他的大隊人馬在一起。
現在反賊中主要的幾個首領,蕭晚和羅袍都已經落網,就剩下他和林朝曦兩個。
至于反賊的老巢,那里已經被明軍圍起來,這會兒倒是不怕他們突圍什么的,沖出來他們又能去哪里
等自己這邊處理了周遭的反賊,再回去直接一把火燒山,不怕殘匪不投降就縛。
俞大猷已經沒心思去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拔營奪寨,那只會白白損失人馬,手下也會不安,倒不如下狠手了結他們。
在張臬的命令下,駐扎在福建的明軍再次動了起來,開始四處追繳張璉殘部。
除惡務盡,這也是當有之義,即便抓獲賊首,其他反賊依舊要被抓住正法,各地明軍此時士氣大漲,各處戰場倒是難得的節節勝利,一時間捷報不斷。
西苑,永壽宮。
嘉靖皇帝終于從玉熙宮又搬回到這里起居,呆在嶄新的宮殿里,嘉靖皇帝心情自然很好。
好心情,不僅來自住進新房子,應該還有福建那邊捷報的影響。
不過今日,他召見兩位內閣閣臣到此,可不是讓他們欣賞新宮殿的,而是他已經看過了內閣對重錄永樂大典所擬定的章程,今日就要拍板此事。
內閣對此次重錄大典舉薦總校官四人,分校官十五人供皇帝點選。
御書桉上已經翻開的奏疏,看著上面一個個官員的名字,嘉靖皇帝伸手從筆山上取下一支朱筆,點墨后開始勾選。
連續數次后,名單已經被確定,這就是皇帝。
那些官員,為了自己的名字能夠出現在那份奏疏里,不斷的活動關系,而最后,還是要他作出最后的裁定。
看著自己勾好的名單,嘉靖皇帝沒有第一時間下旨,而是閉目沉思片刻,覺得沒必要修改,這才對身旁侍立的黃錦說道“就這樣吧。”
“是。”
黃錦答應一聲,躬身從御書桉上取過那份奏疏拿在手中展開,嘴里念叨“詔,重錄永樂大典,命禮部左侍郎高拱、左春坊左諭德兼侍讀瞿景淳充總校官,
司經局洗馬魏廣德、右春坊右中允管國子監司業事張居正入館校錄,拱仍以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同,廣德仍以洗馬兼翰林院侍讀同,居正仍以中允兼翰林院侍讀同,
翰林院修撰丁士美、徐時行,編修呂旻、王希烈、張四維、陶大臨,檢討吳可行、馬自強充分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