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有多少火炮”
劉顯看著排列整齊的虎蹲炮問道。
“一百二十門。”
戚繼光開口說道,“此炮制作簡單,衛所匠戶也能打造。”
這時候,俞大猷已經伸手撫摸起炮聲,忽然開口問道“這是鐵炮”
“呵呵九江衛那邊也是人才,用這種鐵炮換下碗口銃。”
戚繼光笑呵呵說道。
“哈哈”
劉顯這時候已經明白其中奧秘,也是大笑不止。
俞大猷只是笑著搖頭,倒沒有劉顯那般肆意張狂。
他們都是明白人,戚繼光說那話,其實就是告訴他們怎么湊齊的這一百二十門虎蹲炮。
明朝銅料極貴,相對來說,朝廷不會給軍隊配發銅料,可是卻會供應鐵料。
他們已經想到,開發這火炮的家伙,與其說是為了打倭寇開發的這種武器,倒不如說是為了貪墨銅料干出來的這事兒。
“似乎,還真可以大量鑄造此物。”
俞大猷開口說道,隨即似想到什么,又對劉顯說道“劉都督,廣東那邊的鐵料,可就麻煩你打個招呼了。”
“好說,好說。”
劉顯笑瞇瞇的說道。
說道錢財,三人都是心照不宣,不過顯然戚繼光棋高一著,他在浙江搞這個東西,怕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不過俞大猷和劉顯自然也是不甘落后的人,都是盤算著回去就試試此炮。
當然,這么做的前提條件還是戚繼光給他們的那個虎蹲炮真有那么好用,否則若是炮不好,他們也不愿意賺這個錢。
過去的俞大猷,還真不愿意摻和到貪墨和私吞軍餉里面去,可是自從進詔獄以后,他的心態也有一些改變。
就那次,若不是遇到一些好友資助,特別是陸炳掏了大把銀子疏通三司的人,他過堂的時候也不會那么輕松。
想想自己以前帶兵,從來不喝兵血,可是手下那些大頭兵的日子,其實并不會因為他不摻和就提高,只不過他那一份被下面的兵頭吞了。
自己到頭來,什么也沒有,出了事兒連疏通的銀子都拿不出來。
還是魏廣德說的對,規則內,該拿的還是要拿。
三日后,三路大軍按約定時間出營,開始攻打許厝倭巢,至于倭巢前面五黨山上的倭寇,則交給戚繼光所率領的浙兵負責剿滅。
不過,俞大猷和劉顯都默契的放緩了行軍速度,并排除多股探馬偵查中路軍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