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闌
魏廣德好奇問道。
“聽說里面有人在聲討海運濟遼一事,怕是就要鬧起來了。”
張居正答道。
魏廣德想想就點點頭,徐階之前扶持潘恩從周延手中拿下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官職,自然是把那里看做自己的地盤。
只是可惜,潘恩自己不注意,讓人抓住由頭給彈劾了,這兩日朝中還鬧得沸沸揚揚。
“他們不追著潘御史鬧了”
魏廣德驚訝問道,“徐閣老已經擺平了此事”闌
前兩天,還有都察院同僚來找過他,讓魏廣德和他們一起上奏彈劾潘恩來著。
說起來潘恩這事兒,貌似其實和他關系不大,只不過他在關鍵時候沒有站出來拒絕此事。
潘恩的兒子潘允端,在去年參加會試上榜,之后參加殿試,不過排名不怎么高,所以安排觀政的衙門,潘恩也沒有過多計較。
或許,在他看來,隨便那個衙門里鍍鍍金,等過上幾年他再出手,給兒子某個好差事兒才是正經。
要知道,在大明朝,像他們這樣父子同朝為官的,往往都要有個避諱,他要盡全力表現出自己剛正不阿,不會給自己的兒子什么便利。
本來,這事兒也就這么過去了,看著潘允端并沒有得到特殊待遇,自然沒有哪個不開眼的去說什么。
可是,潘恩的門生,現任吏部尚書郭樸卻在這個時候出手,把本來應該入職刑部或者外放的潘允端調到了禮部任事。闌
潘恩和郭樸的關系,倒不是在朝中時建立的什么關系。
潘恩是嘉靖二年的進士,郭樸則是嘉靖十四年的進士,不過郭樸參加河南鄉試時,時任南京刑部員外郎的潘恩擔任了河南鄉試主考。
潘允端忽然調職禮部,自然被大家看在眼里,禮科給事中張益因此上奏,彈劾潘允端追求名利,投機鉆營,潘恩身為左都御史溺愛兒子,不能公正處理此事,而郭樸身為吏部尚書徇私。
張益的奏疏直接把當朝兩位二品大員給告了,這樣的奏疏進了內閣,徐階和袁煒都不好處置,只得送入西苑。
不出意料,似乎嘉靖皇帝并不打算深究此事,而選擇留中。
不過,這可平息不了科道言官的怒火。
之前,大家覺得潘恩做事不錯,沒有給兒子什么便利,大家對他們的觀感還是不錯的,開始郭樸插手后事件就極速發酵,六科和都察院的彈劾奏疏雪片般飛入西苑。闌
對此,即便身為左都御史,潘恩也不好壓制下面,值得聽之任之,自己則回府待堪。
魏廣德這會兒說起此事,也是好奇,要知道西苑不明確態度,那些言官是絕對不會收手的。
徐階真有那么大的影響力,能夠壓服科道言官
“昨日陛下召見了老師。”
張居正停下手中動作,四下看了看,無人,這才開口說道“我老師猜測,潘御史怕是”
張居正話沒說完,不過魏廣德已經放下手里的書,抬眼看著他。
“此事影響如此之大”闌
魏廣德這次是真驚到了,張居正話沒說完,可話里透露出來的信息,似乎是潘恩要受處罰了。
“郭尚書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