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放慢馬速說話間,身后就有快馬奔來。
到左近后,馬上騎士也沒像明軍那樣下馬稟報,而是直接策馬到兩人身旁大聲匯報道“太極,都統大人,明軍已經追到我們身后三十里外。”
“哦,帶隊之人可探查清楚”
黃臺吉還沒說話,打來孫已經迫不及待的問出他最關心的問題。
“明軍軍中有楊字旗,不過暫時還不能確定是不是明軍楊照帶隊。”
那斥候急忙答道。
“為什么不能確定。”
打來孫這會兒心里焦急,不覺揚起馬鞭,只是手剛剛抬起就因為黃臺吉的眼神而不得不放下,只好壓下火氣問道。
“明軍前后左右皆有騎兵護持,無法靠近,又因為明軍行進中煙塵太大,無法確定旗幟。”
那斥候急忙答道。
差點吃了一鞭子,這會兒他只想盡快完成報信的任務,離開這里。
“繼續盯住,盡快探查清楚。”
黃臺吉這時候發話道,隨即揮揮手示意他離開。
“是。”
那斥候巴不得早點離開,打來孫脾氣可不怎么好,答應一聲隨即撥轉馬頭往回而去。
“就保持這樣的速度,到達熊山的時候,明軍差不多也該追上來了,只是希望那個明國的巡撫王什么的,別出來壞事兒。”
黃臺吉一邊盤算兩軍行軍速度,一邊對打來孫說道。
“楊照都帶兵出來了,他還會聽明國那個巡撫的話”
打來孫不大相信,隨口就答道。
“希望如此吧。”
黃臺吉雖然也比較魯莽,可長期誰在俺答汗身邊,也接觸過不少明國人,特別是那幫叛出明國的白蓮教徒。
接觸中,從他們口中得知,明國的將軍都要聽那些文官的。
而遼東這地界,最大的武將是遼陽總兵,之后是廣寧副總兵,但是在他們兩人頭上還有一個遼東巡撫,這個才是遼東最大的官。
文官嘛,黃臺吉可不在乎他們,即便之前打聽過這個人,知道他是靠鎮壓明國內部一個叫師尚詔造反的人得到明國皇帝認可,派來巡撫遼東的。
“明國巡撫叫王之誥,以前是參與鎮壓河南師尚詔造反起家的,那會兒他是河南參議,兵備副使。”
這時候,在黃臺吉身后的一個長相明顯不同于蒙古人的漢子大聲說道。
不用說,此人當然也是歸化城中的人,他們不少都留在蒙古各部族首領身旁,充當贊畫等職。
這會兒也是聽到兩人不斷說著遼東巡撫,這才說話。
“對,就是叫王之誥的,是這里的巡撫。”
被他一提醒,打來孫就大聲說道。
“等確定身后之人是楊照再說吧。”
黃臺吉只是隨意說了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