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次我們主要就是給明國皇帝一個教訓,以搶掠糧食為主,這也是大汗的意思。
攻城,頗為消耗將士的性命,劃不來,我蒙古的勇士應該馳騁在大草原上,而不是死在這里。”
把都兒點頭說道。
“京城周邊,明國人很集中,應該比遼東那邊的收獲大,記得城池周圍就有很多集鎮,我們可以搶到大量的糧食。”
打來孫也是笑道,或許是因為想到此行會滿載而歸,臉上不免浮現出開心的笑容。
“今日休息,明日開打。”
黃臺吉又回頭看了眼那段處于溝壑中的城墻,吩咐道。
很快,十幾個人又悄無聲息原路返回營地,他們的行跡也并沒有被明軍發現。
長城實在是太長了,長到大明雖然在九邊沿途布置重兵防守,可依舊不可能處處嚴密。
實際上,長城全程并不都是城墻,在很多山勢陡峭,地形復雜之地,也只是依山勢修建了一道稍微厚實些的墻壁,周邊也根本不會布置重兵。
只有零星分布的墩臺觀察周遭,在發現有韃子入境時燃放烽火報信,通知城墻后明軍抵擋。
當然,這樣的地段,雖說好攻破,但也因為地勢原因,根本無法供大軍進出,只能說是小股部隊可以行動,真要是上萬人的大軍,還是只能走長城上的那些關口。
“我剛從老師那里回來,聽說兵部已經查到,楊選調薊鎮大軍往山海關去,說要搶在韃子攻打遼東各城時支援。”
張居正剛從內閣回到國子監,就告訴了魏廣德這個消息。
抄錄大典,選擇的地方就在國子監旁邊的大院子里。
魏廣德揉揉太陽穴,嘴里澹澹說道“只希望這次是我們多慮了,韃子或許真的只是要攻打遼東。”
這個時候,明軍大部已經快到山海關,就算把人馬調回三屯營,那就要好幾天的時間。
人馬來回折騰,人困馬乏的,就算人回來也需要幾日修整,根本就沒什么士氣作戰。
魏廣德只能嘆息,自己想到這點還是稍晚了兩天。
“晚點要把消息傳到裕王府去嗎”
張居正又說道,這已經是習慣了,聽到什么消息,他們都會想到傳遞給裕王府知道。
“算了吧,裕王知道了,要是擔心怎么辦
萬一韃子就沒想到這點,沒有打進來呢
還是要相信兵部,他們應該知道怎么做。”
魏廣德開口答道,隨即稍微思索后又問道“兵部下令追回薊鎮兵馬沒有”
雖然晚了點,可魏廣德還是問道,畢竟自己就在京城,要是真被韃子偷家,還真是不得了的大事兒。
就現在大明朝在京城的這些人馬,指望京營作戰,還是算了吧。
就在他們有一搭沒一搭說話的時候,京城北面,密云東面磨刀峪、墻子嶺城墻上,一簇簇烽煙已經點燃,滾滾濃煙直沖天際。
沿長城布置的一座座烽火臺此時充當著這個時代最快捷的通訊方式,把韃子入寇的消息快速向四周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