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木門被推開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兩扇朱紅色大門被往里打開,門頭牌匾上赫然是四個大字“通政使司”。
在門房清掃門前之時,一位位通政使司官員陸陸續續來到,紛紛在點卯冊上簽名,然后三三兩兩說笑著走進衙門。
不多時,一乘小轎就到了通政使司門前,隨著轎夫壓低前抬,從轎廂里一位青衣官員就鉆了出來。
下轎后,略微整理下官服,就邁步走進了通政使司衙門。
在他走進去后,正在清掃兩邊的衙門差役還驚異的看了眼。
這么大清早,其他衙門的官老爺就跑到這里來,一般就是上彈劾奏疏的,想著趕在頭一班送進內閣去。
若是別的,無關緊要的事兒,這些官員大多不會這么早來這里,而是先去自己的他們點卯后再來這里。
“不知道哪個倒霉蛋今天被彈劾。”
“有段時間沒人來了。”
“管他的,一會兒里面就有消息傳出來,瞎猜什么。”
幾個人三言兩語說著話,繼續賣力的清掃地面。
沒多久,剛剛進去的青衣官員又大踏步走出來,旁邊等候的小轎馬上就被抬到衙門口,等他上轎后,一熘煙就往皇城方向抬去。
這人,自然就是刑科給事中歐陽一敬,今日一大早就來到了通政使司,遞上彈劾禮部尚書董份的奏疏。
在他離開通政使司正堂后,里面的官員就炸開了鍋。
董份董尚書流年不利,剛升遷就被人彈劾,彈的還是和嚴家勾接的大罪。
萬歲爺剛剛處死了嚴世番,現在就要再次對嚴黨進行清洗了嗎
里面的官員一邊按照程序登記奏疏,一邊議論紛紛。
要說清洗嚴黨,通政使司里面不少人或多或少都和嚴家有點關系。
要知道,這里是嚴嵩爭奪朝中大權打下的第一個地盤。
當初,嚴世番在理清楚大明朝廷的運作程序后,給嚴嵩提的第一個必須拿下的衙門,就是這通政使司。
畢竟是交通內外朝的地方,外間有風吹草動,通政使司無疑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地方。
對嚴家不利的奏疏,通政使司完全可以拖上半天再送入內閣,這樣他們就有了時間研究對策,收拾首尾。
“不會吧,以前好像只是看到過董大人往嚴家送禮,那時候誰不給嚴家送東西,應該不是要清洗嚴家黨羽才是。”
說道清洗嚴黨,無疑是讓京城大小官員們最談虎色變的話題。
有幾個京官沒跟嚴家送過禮物的,就連裕王、徐首輔都送過,他們也是嚴黨
“這個叫歐陽一敬的,不是就彈劾董尚書和嚴家那些勾當,哎喲,對了,說的是董份收嚴家的錢,不是他給嚴家送錢。”
終于,有人發現歐陽一敬奏疏里的內容,和他們習慣性想當然的不同。
好吧,只要提到嚴家,一般人總會想到給嚴家送金銀財寶,第一次看到有人被彈劾,理由是收了嚴家的好處。
“那這董尚書膽子夠大的啊,收錢,八成就是想救嚴世番吧。”
沒人關注奏疏內容,只要知道歐陽一敬告董份和嚴家有關,就足夠他們腦補出許多內容,而先前負責抄寫奏疏副本的官員苦笑著看著同僚在那里猜來猜去,卻不想搭話進去。
想著自己反正和嚴家沒啥關系,到處送銀子去過嚴家,可那叫事兒嗎
自己都是被嚴家逼迫,不得已才送的,為的就是保官,嗯就是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