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許多人把明軍曾經去過的地方認定為明朝疆域,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其實領土一個最重要的標志都是“實際控制”。
不管有多少理由,只要沒能實際控制,所謂“領土”都不過是一句笑談。
險山參將駐鎮險山堡,下轄新安堡、草河堡、曖陽堡、灑馬吉堡、寧東堡、江沿臺堡、甜水站堡、青谷峪堡、鎮夷堡、鎮東堡、鳳凰城堡、湯站堡等十三個堡城、七十四個邊墩、四十余個腹里墩,共計有官軍七千余名,邊墻長達四十余公里。
這些軍事設施的構筑,讓大明朝實際控制的疆域向外拓展,明軍的步步緊逼,自然讓女真人如鯁在喉,所以軍事摩擦不斷。
李成梁自小在遼東長大,家族本就是軍事家族,在當時遼東地區各部落征伐不斷,沖突頻繁,因此李成梁雖然把重心放在科舉上,也從中不斷增加自己的見識與能力。
遼東這地方,是漢人、蒙古人和女真人雜居之地,情況非常復雜,他的敵人既有女真人,也有蒙古人。
而李成梁上任險山參將后表現一直不錯,為他升遷累積了足夠的資本。
嘉靖四十五年,蒙古汗句部與克瓦部縱兵近千人一同劫掠東蘞衛,附近民寨皆被攻破,危急時刻,李成梁率三百騎兵奔襲蒙古克瓦部,克瓦部王子倫圖汗得知后立刻回師,結果被李成梁伏擊,被擄掠的一百多人口和萬斤糧食皆被奪回。
此戰后,李成梁因功晉升,不過因國葬遇阻,前些日子才調離險山,現在已經是副總兵官,率軍二千協守遼陽重鎮。
看完資料,魏廣德也就明白了李成梁如何快速躥升的原因。
遼東那地方,只要一年打上幾仗,把勝仗報上去,累積軍功升遷確實不難。
不過打仗嘛,自然也是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是有風險的。
幾年時間,李成梁就因功晉升為協鎮副總兵,再有軍功就算不能升總兵官也可以獨鎮一方。
想要抓住李成梁調教一番,至少不能讓他再把奴兒放回去,做什么努爾哈赤,這樣大明朝在遼東就少了一個勁敵。
可是人家歸兵部管,他這個吏部侍郎官雖大,卻很難把手伸過去。
“算了,還是再等等,反正時間還早,就讓他自己發育,等已經成了遼東王再說。”
魏廣德心里想著,“不過也可以讓遼東那邊的商人和他先接觸接觸。”
魏廣德可沒忘記手下還有一批經營遼東山貨的商人集團,他們常年在遼東奔走,收集人參、鹿茸等山貨,運到內地販賣,手里大多都是拿著他的帖子。
商人嘛,在這個時代地位是真的低下,雖然有錢,可也沒什么用,還得靠著在官場上的關系才能活動。
吏部侍郎的帖子,不管在哪里都很好用,地方上的文武官員都要給面子。
當然,發下去的這些帖子帶給他的回報就是天南地北的消息和白花花的銀子。
這才是京官居北京城的錢財來源,靠著朝廷發的俸祿生活,魏廣德養著一大家子人只能吃土。
現在的朝堂,在郭樸走后總算又平靜下來,加之新河道竣工,朝廷上下似乎覺得又天下太平了,漕運很快就會恢復如初,那些擠壓在南邊的漕糧很快就會起運進京,也就是朝廷的銀子一直都缺,其他還真沒什么大事。
在這樣的背景下,魏廣德私底下動作也是不斷,在這次跳出來彈劾郭樸的人當中又是反復梳理,又查出不少疑似徐黨的官員。
對其中一些劣跡較多的,魏廣德打算來年京察時直接清理出去算了,地方上也沒那么多官職給他們做。
空缺出來的官職,自有新進士和老進士們逐次遞補。
有了大框架,魏廣德在吏部的日子也變得輕松起來,散衙后也有時間和同僚、同鄉們一起沒事兒就聚聚小日子過得舒坦。
“你們刑科那個孫枝,最近聽說在衙門里得罪了戶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