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綸可也從朱衡那里打聽到消息,張居正雖然也是出自裕袛,可他的立場更多的還是站在徐階一邊。
徐階被隆慶皇帝所惡是眾所周知的事兒,做為徐階的得意弟子,張居正的位置自然談不上穩如泰山。
高拱對隆慶皇帝影響最大,但是人已經被趕走。
剩下皇帝可以依靠的就是陳以勤、魏廣德等人了,所以跟著魏廣德不會虧,這是譚綸的想法,也是戚繼光的意思。
朝中無人做官難。
譚綸和魏廣德是老鄉,有這層關系在,自然不會生出嫌隙,還會相互扶持,而他則需要表現出自己的能力。
就戚繼光在江南打出的所謂名聲,這倆個月在京城他就看出來了,其實屁用沒有。
不管是勛貴還是權臣,對他的態度都是若即若離,并沒有拉攏的意思。
能走動的兩家,還是因為其父的老關系,對他稍微照應一二,可以說武將在京城基本沒有地位。
“內閣之中,很久沒有出現我們江西人的身影了。”
這時候,魏廣德耳中忽然聽到譚綸輕聲嘆息,也不知道想表達什么。
確實,在嚴嵩之前,內閣閣臣一般都有三、五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老鄉們往往就會把人想法設法塞進內閣。
可到了嘉靖朝,內閣閣臣大多維持在兩三人,更是出現夏言和嚴嵩,嚴嵩和徐階兩位閣臣統治內閣數年的情況。
這在之前是很少出現的,因為這樣并不利于皇帝對朝局的掌控,可偏偏嘉靖皇帝就做的很好。
也是因此,自嚴嵩罷職后,江西人就再難躋身內閣之中,因為缺人穿針引線。
魏廣德沒有接話,他也不知道該怎么接。
雖然隆慶皇帝和陳以勤都有那個意思,可畢竟沒見到圣旨,一切都可能會有變數。
特別是現在,魏廣德已經收到消息,高拱在老家吃得好睡得好,身體居然被調理的很棒。
之所以關注這個,也是因為陳以勤之前致仕鬧的。
就高拱現在的身體,只要找到人上奏,怕是隆慶皇帝很快就會下詔把高拱再召回來。
以高拱現在的身體,熬過李春芳、陳以勤應該不難。
好在現在朝中大部分官員對高拱觀感不好,所以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召回高拱。
不過,高拱的河南老鄉可未必靠譜,說不好就有人跳出來。
等送走譚綸和戚繼光后,魏廣德回后院的路上就在盤算,陳以勤身體最近怎么樣了,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入閣,是大閱前還是之后。
隆慶皇帝的心思,看似簡單,實則深沉,只不過是喜歡把朝政丟給內閣處理,但是正如嘉靖皇帝一般,牢牢控制著官帽子。
第二天,禮部值房里,魏廣德就從蘆布口里聽到一個消息,張居正今日在內閣拿出一份奏疏討論,打算上奏天子六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