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條鞭法”對“官民”其實影響不大。
他應該還干了其他事兒。
魏廣德這時候已經有了判斷,張居正在控制權利后應該還做了更多的事兒,這些事兒可能才是直接把張家推進萬劫不復的原因。
魏廣德仔細回憶很久,也沒想到當初和張居正交往時,他有說過其他什么,對稅賦的意見,更多的還是因為復雜,他是很支持“一條鞭法”就是了。
魏廣德并沒有去考慮“隱田”“隱戶”一事,雖然他知道,但是他更知道,要做這些事兒,朝廷需要的海量投入,以及會因此遭遇到的阻力。
下面的官員,首先就會因為各自家族的原因甩手不干。
你在別的省搞這些事,那別人也可以清查你的家底,文官集團內部怎么能夠自己挖自己墻角呢
算了,很晚了,就這樣吧。
魏廣德自動過濾掉張居正六事中飭武備一事,他自我感覺,貌似比張居正更懂,也更早著手準備。
其實,在魏廣德科舉后,也是想過做出些功成名就之事。
對于文官來說,還有比開創“盛世”更加名流千古的嗎
只不過他知道再創“盛世”有多難,細節可以省略,最起碼要國庫充盈,老百姓豐衣足食。
開元盛世是什么樣子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這是對內。
而對外,大唐周邊已經沒有了大的威脅,即便是大唐屢次征剿不利的吐蕃,也因為大唐帝國強大的國力,在連年征戰中苦不堪言而選擇請求和親,以結束這種戰爭狀態。
是的,在大唐時期,唐帝國的主要敵人并不是北方草原上的突厥,而是西藏高原上的吐蕃。
唐軍很難大規模攻入高原,強烈的高原反應讓每次進攻的唐軍都苦不堪言,戰爭的主動權始終都被吐蕃掌握。
也就是這樣對內對外的環境下,才鑄就了華夏歷史上少有的“盛世”。
魏廣德過去的想法是“輕民賦”,朝廷財政通過開海,對出口商品征收重稅解決朝廷財政難題。
就算不能解決,最起碼緩解也是好的,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
而對外,則是啟用能征慣戰的將領,訓練出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直接把北方蒙古給推了,再“犁庭掃穴”,徹底解決東北隱患。
記憶里,他似乎記得有個“萬歷三大征”,其中有援朝抗倭的戰爭,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時候。
若是那是他還在朝堂,肯定不會那么輕易結束戰事。
倭島,在西方航海家們眼里,那就是金銀島,怎么可以隨便就放棄掉。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