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后,九江府。
相同的邸報已經送來,一份送到九江府府衙,一份到了九江衛。
此時,吳占魁手里拿著這份邸報,渾身都在發抖。
當然,他不是給冷的,而是激動。
自己外甥成了內閣的大老爺,已經是朝堂上數得著的人物了,一句話,整個九江府,甚至整個江西都要抖三抖的厲害角色。
他這些年在九江衛沒有升遷,但已經牢牢把整個衛所控制在手里,靠的不就是魏廣德在京城的影響力。
不管是江西還是南京,那個官員敢不給他面子。
前些日子,江西巡撫到九江來巡視,酒席上對他也是客氣有加,還說是自己外甥的同僚,關系匪淺。
“來人,去把魏勐叫回九江城,還有通知下去,今日衛里大擺宴席,咱九江衛出了了不得的大人物,哈哈哈”
吳占魁起身,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
親兵小跑著出去了,他也要去魏家那邊坐坐,告訴自家妹子這個好消息。
動作還要快些,耽誤了,鬧不好九江知府就跑到前面去了。
邸報在知府衙門已經被抄錄數份,還要分別送到下面各縣,不過一份大字報已經張貼在知府衙門外,而很快的,德化縣衙外也貼出了抄錄的邸報。
不過九江知府自然是最先知道消息的,在邸報還在抄錄的時候他就已經到了簽押房,確認無誤后當即派人備轎。
對于九江府人來說,大部分人當然是不認識魏廣德這個人的,可他們也知道,這里走出去一個官老爺,在京城權利很大,是禮部侍郎,能夠經常見到皇帝那種。
這倒不是魏家放出去的消息,而是九江府經商的人家,但凡跑京城的,都必然會和魏府建立聯系。
平日里,商船往來,還要替這些在外為官的九江老鄉建立老家到各地官署之間的聯系,也是他們在各地得到老鄉庇護的紐帶。
京城,天子腳下,首善之區,更是繁華富饒,只要是走北邊的商人必到京城。
魏廣德在京城的消息,自然就是這些九江商人家里流傳出來的。
最起碼,在京城那個地方,只要他們打出九江府的牌子,官面上還是很好使,京城的衙門官署都會賣魏廣德面子,不會為難他們。
魏廣德入閣的消息傳出,九江城里各家大族最新反應過來,準備豐厚的禮物登門慶賀,本就繁華的街道上更是熱鬧,不斷有商家鳴放鞭炮慶賀。
魏家所在的街道地面,已經被鞭炮的紅色碎屑鋪滿一層,而車轎還在蜂擁而來,很快就會被新燃放的鞭炮碎屑再覆蓋一層。
江西出了很多閣老,可在九江,只此一位。
不過就在九江府陷入“舉城狂歡”時,湖廣江陵府的氣氛卻是異常詭異。
江陵的前身為楚國國都“郢“,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歷時515年。至漢朝起,江陵城長期作為荊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荊州“專稱江陵。
做為江漢平原的中心城市,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沖,號為“東南重鎮“。
不過就在今日,朝廷派出的欽差大臣刑部左侍郎洪朝選和錦衣衛指揮僉事程堯相一行人抵達江陵,得知當前局勢,立時就被嚇個半死。
原來,遼王朱憲遭御史陳省和按察御史郜光先彈劾的消息早已不是秘密,京城派出欽差大臣要來核查的消息也早就廣為流傳。
其實對于親王來說,這并不是多大的事兒。
因為對于住在紫禁城里那位親戚來說,只要不和謀反掛鉤,一般都不會有性命之憂。
就算鬧到天怒人怨,頂天就是革王爵,那些被發配鳳陽的親族,大多都是有對皇帝的不滿,抱怨,才會讓皇帝不念親情,直接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