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京城真派人來了,他就坐立不安。
今日得到府門處消息,知道京城的人到了。
畢竟是奉旨辦案的欽差,該有的儀仗還是有的。
很快,王府內的長史、典薄等紛紛趕到大殿商議,不過其中一些人居然還滿身酒氣,人也大都面如枯槁。
遼王府面臨的境遇,他們都心知肚明,老話說有什么樣的主人就有什么樣的下人,遼王府里之人,或許剛被朝廷派來時還算正常人。
可是跟著朱憲時間久了,也跟著朱憲開始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現在朝廷來人,相對于遼王,他們其實才是最擔驚受怕的。
一旦遼王罪名坐實,他們一個都跑不了。
興許遼王沒什么事兒,可他們都會被治罪。
不過事到臨頭,在遼王面前,他們又能有什么辦法。
之前還想派人出去威脅一下周遭百姓,可是在被官兵包圍起來后,他們就知道大勢已去。
施篤臣非常聰明,用這招直接讓百姓惴惴不安的心放下,知道朝廷這次對遼王可能是打算動真格的。
遼王召集來人,要他們想出辦法,可事到臨頭他們又有什么辦法好想,都是渾渾噩噩的樣子。
就在遼王怒氣即將爆發的時候,守門的侍衛進來稟報欽差大人到了王府門外。
“開中門迎接。”
遼王看了眼手下這幫酒囊飯袋,惡狠狠的吩咐下去。
到這個時候,遼王都沒有意識到,施篤臣對他出手的理由,就是殿外高高豎立起的旗幟。
施篤臣太清楚了,要是讓遼王知道此事,一定會先一步把旗桿放倒,想辦法毀掉。
即便有人證,只要沒有物證,遼王死不認賬,朝廷和皇帝也是不會因此治罪的。
等把洪朝選、施篤臣等人迎進王府,在大殿前看到那根高高豎立的大旗,洪朝選臉色就很難看。
之前在王府外,遠遠的他就看到王府上空飄蕩的白色旗幟,可現在走近,感覺又是不同。
遼王府已經準備好接旨儀式,都是常備的東西。
為了表達皇室之間的親密關系,每年皇帝都會按慣例給各地王府下旨賞賜。
接旨的儀注,對于王府來說那是輕車熟路。
等遼王生母,太妃王氏出來后,洪朝選當眾傳達了圣旨,讓遼王和太妃臉上都非常難看。
因為旨意中已經明確,命錦衣衛指揮僉事程堯相拿下王府所有官員審問,同時還要對遼王府中人進行清查,實際上已經表達出遼王犯的事,朝廷已經認可。
將遼王和太妃王氏請到一旁休息,程堯相先是指揮錦衣衛將王府官員全部拿下,隨后開始分隊在王府中進行搜查。
其實搜查一事,不管是洪朝選還是程堯相,都覺得沒有必要,可施篤臣卻很堅持要這么做。
理由,自然是遼王有可能謀反,需要對王府進行搜查,確認是否私藏甲胄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