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禁止民間持有刀槍,但是對于甲胄、弩箭等還是屬于違禁品,是禁止私藏,即便王府侍衛也只能按數裝備,不能多。
湖廣官府對遼王怨氣或許真的太大了,他們其實就指望能在遼王府中搜出一些違禁品,把遼王造反的帽子戴實,直接把人送鳳陽去。
這么做好處很多,不僅平息民間激憤,每年還可以少出宗室祿米。
湖廣承擔的宗室祿米太多了,他們已經有些承接不下了。
不過施篤臣的希望破滅了,搜遍遼王府,居然沒有找到他們期待的,私藏的甲胄、弓弩等物。
雖然沒有發現違制武器,可遼王打出的大旗和旗桿卻被他們保存下來,算是支持遼王有謀反之意的證據。
到這個時候,遼王才后知后覺,明白了官軍包圍王府的理由,頓時后悔不迭。
不過遼王府的事兒可不是這么容易就結束的,他們還需要對陳省和郜光先的彈劾進行核查。
那些罪名,若查實,當然是要嚴辦,若不實,則要對陳省和郜光先進行處罰,恢復遼王的名譽。
這,才是欽差此行的根本目的。
接下來,洪朝選和程堯相就在江陵住下,并發布告示,讓百姓有冤伸冤,朝廷都將嚴肅調查,明確是非曲直。
江陵府百姓被遼王府禍禍多年,民怨沸騰憋了多少年了,終于有機會報仇。
一時間,欽差行轅外百姓擁擠,從早到晚都有百姓入內申訴冤屈。
在洪朝選和程堯相、施篤臣審理江陵百姓申辦冤案應接不暇的時候,一只有大大小小數十只海船組成的船隊緩緩靠上南澳島。
南澳島位于閩粵交界之地,屬于廣東潮州府管轄,但因孤懸海外,所以官府對其的控制力極弱。
自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大舉來襲后,這里也成為倭寇的樂園,經常在此地集結和修整。
不管是俞大猷還是戚繼光,在圍剿倭寇時數次攻陷此地倭寇大營,但圍剿結束離開后,新的倭寇很快就會卷土重來。
做為一個海島,明軍也實在沒有在此長期駐扎大軍的勇氣。
所以,地方上只能派人時常偵查此處,而卻無法派駐大軍。
而此時正在登島的部隊,當然不是明軍,從他們混亂的衣甲就能猜到,又是一伙實力龐大的倭寇來此修整。
而當下在江南,還有此規模的倭寇,實際上也僅僅只剩下一支,那就是曾一本所率領的海盜集團。
今年六月,曾一本打聽到俞大猷命廣東水師前往福建,遂帶兵偷襲廣州,想大掠一番。
偷襲很成功,擊敗附近明軍后,在廣州城外和附近地區大掠一番,隨后又在赤灣、東灞等處擊敗明軍。
本來還想順勢攻打附近其他沿海府縣,可聽說俞大猷命令已經集結的浙、閩、粵三省水師戰船南下回援,又有澳門華人海商集結的武裝商船趕來救援,所以果斷選擇撤退出海,先把從廣州附近搶來的戰利品銷贓。
退走時,還把朝廷打造的數十艘新造戰船挑揀出即將完工的幾條開走,其他的全部付之一炬。
這次戰事,無疑是俞大猷從軍以來最臉上無光的一次,他被曾一鳴海盜圍在廣州城里不敢應戰。
事發突然,他根本來不及整兵備戰。
而這次再來,也是因為暫時沒有選擇好要攻打的目標,所以先臨時停靠在南澳島上,打算偵查明軍動向在做計較。
南澳島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北上可攻打福建,西進則是廣東沿海,若明軍勢大就立即南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