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也是明朝內閣閣臣,少有主政地方的原因。
他老師徐階算是個奇葩,當初得罪皇帝和首輔被發配出去,幾乎毀掉仕途。
之后回京,本來是沒有機會染指內閣的,可因為逢迎嚴嵩,才終于讓嚴嵩為了平衡朝中勢力,舉薦老師入閣。
在老皇帝們的眼中,阻斷閣臣和地方勢力之間建立一道屏障,就可以讓他們在執政時少受地方的影響。
最多,也就是為各自的家鄉謀些福利。
閣臣又不止一個,自然也是多方平衡的結果。
這樣,他們就可以放心把權利交給內閣處理。
這些人給出的處置意見,再有司禮監審核,自然可保萬無一失。
“哦”
陳以勤只是抬頭看了眼,就又低下頭。
和魏廣德差不多,陳以勤也是在看完第一遍后又再次看了一遍,張居正就靜靜坐在那里,沒有一點動作。
“好,就這樣吧。”
片刻后,陳以勤再次抬頭,同時把手里的奏疏初稿遞了回來。
張居正此時臉上浮現出笑容,雙手接過陳以勤遞過來的初稿笑道“那我就下去抄錄一遍潤色,今天就遞進宮里去。”
“嗯。”
陳以勤點點頭。
現在陳以勤和魏廣德都沒有提出修改意見,張居正的目的達到了,自然沒有久留的道理,當即起身告辭。
陳以勤也站起來,把張居正送了出去。
站在門口,看著張居正的背影,陳以勤有些沉默,不知道這次遼王府事是否是李春芳和張居正聯手主導的。
昨晚酒席上,他已經知道李春芳和魏廣德的談話,也聽到魏廣德的理由。
皇帝維護的是皇權,文官則維護相權,雖然閣臣是皇帝任命,但是也是文官集團的代表。
大明朝歷史上,只有極少數皇帝會完全不顧朝臣的意見,乾綱獨斷選擇出內閣閣臣。
所以,內閣大部分時候都代表著文官集團的利益,是皇權和相權之爭的關鍵。
當然,明朝只有輔助皇帝做決策的內閣,丞相,朱元璋時期就已經被消滅了。
可是在文官們看來,閣權其實就是相權。
這也是為什么隆慶皇帝要把自己信任的官員塞進內閣的原因,只有這樣,他才能完全掌握住大明的權利。
而他們,在一些文官看來,就是代表皇帝利益的,是為皇帝攝取權利來的。
高拱為什么被逼走,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人為他說話。
朝臣們對他們這些潛袛之臣是羨慕嫉妒恨,所以只要有機會,就絕不會放棄。
魏廣德或許是對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