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奏疏,有什么重要的嗎”
隆慶皇帝這會兒已經沒有翻看其他奏疏的興趣,現在他腦袋里裝的就是遼王朱憲,在考慮該如何治罪。
不是懲罰,而是要治罪。
“回皇爺,其他倒是沒什么要緊的。”
孟沖低眉順眼說道。
“嗯,你拿回司禮監處理吧。”
隆慶皇帝吩咐道,看著面前這份奏疏,他又繼續翻開,往下看,他記得先前孟沖說前面是張居正的奏疏,后面還有這次派往湖廣欽差的奏疏。
還是正副使分別上奏,這說明某些事兒上,他們有分歧。
做為經辦人,能有什么分歧,這也是他這個皇帝很好奇的。
很快,他就看完了正使洪朝選的奏疏,雖然依舊面有怒意,但還是微微點頭。
洪朝選的奏疏和張居正的差不多,除了不如張居正全面。
不過也正常,除了內閣的人,洪朝選一個刑部侍郎,肯定是不知道禮部的事兒。
接下來,他又翻看了施篤臣的奏疏,眉頭不由得一皺。
“怪不得張居正說湖廣震動,原來根子在這里。”
先前看完張居正和洪朝選的奏疏后,隆慶皇帝也進行了比較,除了樂婦之子一事外,洪朝選并沒有提到湖廣官場震動的事兒,畢竟遼王現在已經被控制起來了,并沒有釀成事故。
當時隆慶皇帝還在納悶,張居正奏疏里的話,是從哪兒來的。
現在看了施篤臣的奏疏,他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高拱、陳以勤等人的教導當然不是無用功,他們教出來的隆慶皇帝也是合格的。
雖然說喜好美色、珍寶似乎不是一個好皇帝該有的品行,可這些屬于人性,可不太容易教導,并不能因此就說高拱他們這些帝師教的不好。
恰恰相反,隆慶皇帝很精明。
不過因為過往經歷,皇帝木訥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所以他就干脆藏拙。
反正政務有內閣和司禮監協助,非重要大事他都可以偷懶。
施篤臣的奏疏里,自然把遼王豎起大纛一事添油加醋的進行報告,比如本來是他下令調集官軍包圍遼王府,在這里就被說成江陵府官員惶恐,三司官員緊急商議后才做出的包圍決定。
而且雖然是包圍,卻實際只是監視,沒有皇帝的旨意,他們也不敢為難遼王,王府各項采買照舊,并不受影響,不過民間因此卻甚為恐慌云云。
年輕的不知道,可年歲長的還是有印象,那就是幾十年前隔壁省那位王爺起兵造反,可是轟動江南的大事。
“皇爺,錦衣衛指揮朱希孝求見。”
有小內侍進來稟報道。
“他來做什么,叫他進來。”
隆慶皇帝雖然不解,可還是說道。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