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內閣里,幾個輔臣對此事經過兩天思考后,在今天也進行了一次閣議。
“當初北調譚綸就是為了準備接替趙總督,現在趙總督的情況如此,當然不能繼續耽擱下去。
以善貸之間,還是今日就奏請陛下,任命譚綸總督薊昌保定和遼東軍務為好。”
在寒暄過后,李春芳挑出正題,魏廣德就直接接話。
譚綸可不想在兵部做三把手,他還是想外放,他在京城呆不慣,這事兒已經和魏廣德通氣。
不過他也擔心因為負責大閱一事,會有人出來和他爭搶總督之職。
至于魏廣德,自然是覺得無所謂,總攬大閱的差事,英國公張溶已經和成國公朱希忠、定國公徐文璧等人說好,有機會就由他來接替。
消息,也通過徐文璧傳到魏廣德耳中。
好吧,作為中間人,都不需要撮合就可以成交,這樣的買賣魏廣德自然要做。
“可是譚侍郎正在總籌大閱禮,此時外調何人可以接任現在距離大閱禮的舉行時間可不長了。
此次大閱,周邊藩國都會有代表出席,據我所知,已經有多國使者到京等候觀禮。
以我看,茲事體大,最好還是另尋一人,譚侍郎還是做好大閱之事,待禮成再行安排為好。”
張居正開口說道。
他表達的意思就是希望薊遼總督換人,雖然原來他也覺得譚綸是接任的合適人選,可他卻忘記譚綸是江西人。
這人到了京城后,就和魏廣德、工部尚書朱衡走得很近。
現在大家都是見面虛與委蛇,背后還是想法設法破壞對方的用人謀劃,所以在這個時候,張居正還是以大閱禮事關國體的理由,希望阻止譚綸上任,他們另外推選出人選,這樣他口袋里的人就有機會競爭一二。
現在的宣大總督陳其學就和徐階關系莫逆,徐階致仕后和京城的交通都是和張居正聯系,他也是早就想調離宣大到薊遼。
雖然薊遼總督的官邸不在京城,可離京城近啊,京里有點風吹草動就能知悉。
只有和京城里聯系再緊密一些,這樣,他才有機會競爭更高的位置,比如兵部尚書,亦或者都察院左都御史。
至于事成之后,宣大總督的人選,他張居正自然也是有人的。
徐閣老留下來的底蘊很深,即便有些人已經和他若即若離,可依附之人也是占據絕大多數。
兩人表達了意思后,值房里安靜了片刻,其實這就是在等,看是否還有人想要提出人選。
不過顯然,李春芳、陳以勤和殷士譫都沒有要說話的意思,也就是說此次人選其實就是看張居正屬意誰接替趙炳然。
正常的程序,自然是由譚綸和這個人進行考察,看誰更合適擔任薊遼總督一職,內閣就可以把人選報到宮里去。
皇帝設立內閣,就是不用參加這種費時費力的活動,他只管定下人就好了。
這種爭論和扯皮的事兒,全部都交給內閣的輔臣去辦理。
“不知叔大推薦何人”
看沒人要說話,李春芳看了眼陳以勤,他就知道該自己接話了,于是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