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薦現任宣大總督陳其學,陳總督在宣大數年可謂兢兢業業,期間曾多次擊退蒙古軍隊,繳獲大量馬牛器械,修筑長城達八十四里,建造墩臺、營舍數以千計。
叔大覺得,陳總督在北地任職多年,對蒙古軍隊相當熟悉,當是薊遼總督的不二人選。
要知道,薊遼總督轄區敏感,需要有經驗的官員出任為好。
譚侍郎能力毋庸置疑,可終究缺乏北地抗虜經驗,兩相比較之下,就略輸半籌了。”
張居正侃侃而談道,他點出薊遼總督的一個關鍵職責,那就是防御京畿,這需要一個有豐富北地防守經驗的官員充任。
而北地任職,貌似還真是譚綸的一塊短板。
魏廣德知道譚綸曾經在山西巡撫任上供職,當時其實就是朝廷有意培養他,作為九邊總督人選。
可當時湖貴川和兩廣鬧到太厲害,在山西他只待了大半年就緊急調任。
這么點時間,魏廣德可不好意思拿出來敷衍說事兒。
魏廣德斜睨了眼張居正,這才開口說道“陳總督在宣大任上功勞自然不能抹除,可畢竟年歲在那里擺著,難道用上兩年,這薊遼總督又要換人”
魏廣德直接用年歲說事兒,陳其學資歷絕對夠,可年歲是個大問題。
京畿要安全,首先薊遼就要穩,自然不適合頻繁換將。
譚綸年紀才五十多,可比陳其學這個六十好幾的人更加適合擔任薊遼總督一職。
由他接任,至少可以在這個位置上呆十年,當然前提是他不調回京城兵部。
像譚綸這樣已經被定為軍事文官的人,前途也只能是兵部尚書,沒有其他可爭取了。
“而且去歲,譚侍郎已經巡視過薊州、昌平等地防務,也有頗多見解,已經對薊遼轄區相當了解。
他接任趙總督,當可水到渠成。
若是換陳總督接替,那宣大一地的防務又將空缺出來,到時候還要安排人熟悉轄區進行替換。
各位可想而知,我大明京畿兩大門戶重鎮同時換將,此乃兵法大忌。
誰敢保證俺答汗不會看準機會實施突襲,善貸可不想見到庚戌之事再度發生在我隆慶朝。”
魏廣德先說譚綸已經隨時可以接替趙炳然的職務,又說同時更換兩鎮總督是大忌,以此點醒其他人,以獲得支持。
當然,這個支持其實主要是說給李春芳聽的。
在這個事兒上,不管是陳以勤還是殷士譫,應該都不會和他唱反調,畢竟都是一伙兒的。
實際上就在昨晚,他們已經在酒桌上溝通好了。
“譚侍郎調任薊鎮當無大礙,可大閱之事又由誰統籌”
李春芳這時候忽然插話問道,點出此事,自然就是要對比調動陳其學的影響,看那邊更加重要。
“大閱禮,以往都是五軍都督府承擔此職,雖然現在兵部接管許多職務,可畢竟有些制度也不好繞開。
現在大閱的準備工作,前些天我已經用奏疏上報陛下,想來諸位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