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海運者不是一直拿內河航運安全說事兒嗎,魏廣德就在奏疏里把漕運的風險也詳細寫出來,讓人看后就能明白,其實河運和海運一樣,都是有風險存在的。
“海道多潢,猶陸地多歧,海人行海,猶陸人行陸。傍潮而行,非橫海而渡,今踏出海道,傍非若浮,沙疏土崩,決無常之可慮也。”
魏廣德還特別注明,海運固然極險,但浙閩海船,向來以遠航到海外貿易的事例。
由此可見海運其實風險也是可控的,否則海船哪里敢這樣搞遠洋貿易,那不是和送死無異。
對此,有月港商船可以為證,當初閩商為了爭奪船引那可是斗得厲害,許多京官都被人游說參與其中爭奪。
隆慶元年為何在皇帝下決心詔旨開海后,還拖拖拉拉耽誤了大半年時間才開放月港,其實就是因為這些明爭暗斗的緣故。
而且因為魏廣德有在商行參股的習慣,所以他把知道的,松江、太倉、通州、泰州等地有沙船,淮安有海雕船,通常由海路至山東蓬萊貿易的事兒也一并寫上,要知道這里離天津并不遠。
以前魏廣德就考慮過怎么打開漕運這個口子,讓商船走運河,漕糧改海道,所以就收集了不少數據,這次一提筆感覺就停不下來,一氣呵成把奏疏寫完。
事后仔細又看了看,感覺沒什么值得修改的,這就算定稿了吧。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既然有心推動海運,那何必還讓工部找潘季馴治水。
其實魏廣德很清楚一點,那就是河運現在還不能中斷。
后世河運是什么時候逐漸衰退的,那其實是在九十年代以后,隨著鐵路大規模建設,鐵路的優勢取代了河運。
而且現在的大運河兩岸的經濟,還需要這條大動脈維持,所以運河不能廢。
魏廣德拿著這份奏疏想了想,折好收入袖中,他不打算直接遞上去,而是要拉幾個盟友一起聯名上奏。
而朝中話語權最重又和他關系好的,也就是內閣的陳以勤和殷士譫,除此外魏廣德還打算把朱衡也叫上,其他六部的官員,魏廣德就不打算聯絡,有這三位聯名已經足夠了。
“蘆布。”
魏廣德對屋外大聲喚道。
話音落下是,蘆布的身影就已經出現在值房門外。
等人進來后,魏廣德就對他說道“你出去聯系府中家人,讓張吉給工部尚書朱大人那邊下帖子,今晚我擺下酒席請他喝酒。”
“是,老爺。”
蘆布答應一聲就出去傳話去了,而魏廣德也起身向殷士譫值房走去,陳以勤和殷士譫那里,還是自己親自過去邀請為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