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德對他的答復很滿意,點著頭進了后院。
回到后宅,魏廣德剛進屋抱了抱孩子,徐江蘭就拿出南京來信,然后讓丫鬟帶孩子回去,自己給魏廣德端來茶水,讓他坐在桌前細看書信內容。
“上次你說的那事兒,真能辦成嗎”
徐江蘭坐在魏廣德對面,低聲問道。
魏廣德知道她說的是什么事兒,那就是追回鄭氏誥命,雖然她的生母也沒有誥命,可母親被一個地位出身更低的人壓一頭,不管是徐邦瑞還是徐江蘭都心有不甘。
“小事一樁,禮部、刑部我都已經打好招呼,南京的卷宗和口供一到,我這邊就安排人徹查此事,到時候就可以翻出嚴世番的那些操作。
雖說小嚴已死多年,可朝廷對于當初嚴家辦的那些事兒,依舊堅持一概否定的態度,而且只要涉及他,都會被認為是賄賂所致,追回誥命的奏疏禮部會很快上奏。
所以,不需要擔心會新生波瀾。”
魏廣德對此事只是笑笑,完全沒當一回事兒。
“那就好,對了,托歐陽大人帶回九江的禮物我已經準備好了,明日就讓人給他送過去還是你后日送行時帶過去。”
徐江蘭又想起一事,于是開口問道。
“明日讓張吉送過去,那邊也好裝上車去。”
魏廣德說道。
歐陽一敬請辭的奏疏已經批了,不過其他人的還要等一些時日,大致的時間也就是明后日,吏部尚書楊博的奏疏應該就會批紅。
畢竟,這已經是楊博上的第三封乞歸奏疏,隆慶皇帝無論如何也沒理由阻擋。
王廷的第三封奏疏還未上,主要就是等南京這事兒了解。
追回魏國公府誥命是大事兒,也要都察院派人參與,魏廣德不想節外生枝,所以前些日子單獨拜會了王廷,把此事托付過去。
王廷知道詳情后也是點頭答應下來,畢竟這并不違制,倒是有撥亂反正的意思。
魏國公府鄭氏按照規矩,魏國公徐鵬舉可以在府中把她扶正,但朝廷不會承認其為魏國公夫人的身份,也不會頒發誥命。
魏廣德對徐邦瑞書信里關于案子的事兒并不關心,倒是很仔細的看了書信后面講述南京近些日子發生趣事的記述,當然說的自然就是應天巡撫海瑞和野居徐閣老之間爭斗的事兒。
南京城里大小官員都已經知道了詳情,知道是因為投獻和一條鞭法引發的,自然很是關注,因為各家多多少少都存在這樣的情況。
海瑞的處理方式,很可能成為成為類似案件審理的慣例。
魏廣德是知道海瑞已經和徐階那里斗起來的,只是現在看情況,消息已經擴散,想來京城里許多江南官員都應該知道消息了。
只不過倒是沒有聽說有人議論此事,所以魏廣德一直以為此事在那邊并未傳開。
徐邦瑞的書信倒是讓他得到了一點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南京許多人知道了,北京也應該開始在擴散。
海瑞會不會因為承受不住南京官員的游說,對于這時代其他的官員來說,還是個不好確定的問題,但是魏廣德卻是能大致判斷出來的。
如果海瑞會因為壓力就放棄處置徐家,那“海青天”這名也不會流傳到后世,影響范圍那么大了。
如果只是抓徐階子侄,都在海瑞的權責之內,自己就可以下文行動,主要是看此案最終會不會牽扯到徐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