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海瑞認為徐階在侵占民田一案上也有過失,要追究其責任的話,那勢必要上奏朝廷,請皇帝定奪。
這就是入閣的好處,涉及刑罰可不是地方官能做主的,必須得到皇帝的授權,那怕是徐階這樣致仕官員。
第二日,魏廣德入閣辦公不久,就被李春芳召到值房說話。
魏廣德進來后,看到值房里不僅有陳以勤、殷士譫和張居正,工部尚書朱衡、戶部尚書劉體乾及兩部侍郎徐綱、趙孔昭等人皆在屋里。
打個招呼,魏廣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很快就聽到李春芳開始說這次的目的。
“淮河自板閘至西湖嘴開浚乖成,而里口等處復塞,總督漕運侍郎趙孔昭以工費不給請議處錢糧,陛下命我等商議,拿出辦法來,今日把人都召集來這里,就是要大家說說,怎么辦才好。”
李春芳開口說道,說完話就看向趙孔昭,“趙侍郎把工部的修建意見說說,大家議議吧。”
“好。”
趙孔昭起身,向李春芳拱拱手,這才環視眾人說道“板閘至西湖嘴開浚,里口等處復塞,新河道距離黃河更加靠近,若是不及早處理,恐引發因此黃水奪淮入海之事,到時必定堵塞運河河道,要恢復起來就難了。
所以工部在研究后商議的結果,就是在清江一帶黃河五十里宜筑堰,以防河溢,淮河高家澗一帶七十余里宜筑堰,以防淮漲
不過這幾處工程規模不小,單靠工部的價銀是不夠的,需要請戶部支應。”
總督漕運侍郎趙孔昭開口把情況簡單說明了下,讓屋里所有人都知道了今日之事。
工部要在黃河和淮河之間筑堤壩,防止兩邊的水合在一起沖進大運河河道。
其實京杭大運河自建成啟用以后,最頭痛的就是黃河河水灌入運河,黃沙淤泥阻塞河道,清理起來非常費時費力。
其實黃淮一代水域河道縱橫,本是非常方便泄洪的。
但就因為大運河由此經過,導致很多河道被大運河所用,所以朝廷一直都在想盡辦法希望黃河水故道入海,而不去侵襲淮河水域。
這次工部商議的結果依舊是筑底護河,保證運河的暢通。
工部的工價銀不足,無力支撐這么龐大的工程,所以要戶部撥款。
找戶部要銀子,自然就要上奏請示,得到皇帝的準許,戶部才會給銀子,而且給多少銀子,怎么給還得細談。
這就是內閣的用處之一,聯絡六部議事。
如果但是工部找戶部,戶部不想給銀子就會盡力拖沓,結果就是正事被拖延耽誤。
魏廣德雖然心向工部,不過這會兒并沒有表現出來,自是和朱衡對視一眼,就由得兩部的侍郎議論此事。
劉體乾也和朱衡差不多,都沒有開口參與,現在是侍郎們說話的時候,只有說到最后他們才會下場。
魏廣德雖然沒有關注此時,可也在想那邊的情況,因為他記起之前看到過的數個奏疏,由泗州城官府送來,請求朝廷撥款防水。
至于為什么防水,還不是因為明祖陵在此地。
弘治八年,黃河全線泛濫,洶涌的黃河水裹挾著大量泥沙沖擊沿海地區。
為防止水患,朝廷先后啟用白昂、劉大夏等人治水,筑太行堤等大型工程預防水患。
但實際上的結果就是,這里堵住了,那里又決口,再堵后其他地方又會決口,到現在依舊是這么個局面,黃河水患不僅沒有根除還有越演越烈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