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人爭奪的位置,皇帝圈個人出來,人家還嫌棄不愿意上任,那就打一堆人的臉了。
現在內閣里,也就是李春芳和魏廣德沒有提名都察院左都御史人選,競爭是真的激烈。
第二日,隆慶皇帝陸續召見其他閣臣,談了什么魏廣德不知道,但是估計和曹邦輔有關,畢竟高拱等人回來時候的臉色,貌似都不怎么好。
不過,禮部那邊終于還是收到南京的消息,急急忙忙把消息送入宮中。
徐鵬舉以正德十三年襲爵,十六年守備南京,掌中軍都督府事,奉祀孝陵,嘉靖四年加太子太保至是卒,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對于魏國公府上奏,徐邦瑞奉徐鵬舉遺命辭葬請祭謚的奏疏,隆慶皇帝當然不允,命禮部按照會典公侯祭十六壇予以祭祀。
在徐江蘭啟程前往南京吊唁后,魏廣德在內閣也收到了南京曹邦輔的回信,果然是堅辭,不愿意擔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官職。
“這怎么辦”
殷士譫現在頭都大了,因為隆慶皇帝有意讓曹邦輔接任左都御史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已經傳遍京城,只能說皇宮就是個大篩子,什么消息都屏蔽不了。
“按照回信,不兩日他再次乞休的奏疏就該到京城了,你倒是想個辦法解決眼前的麻煩。”
殷士譫得到回信后先去了陳以勤那邊,然后兩人就到了魏廣德值房商量此事。
“這個事兒,真是”
魏廣德也有些撓頭,主要還是皇帝要升他官的消息已經傳開,這個時候上奏乞休,可真有點打臉的意思。
知道的明白,這是曹邦輔知道自己身體原因,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對皇帝有怨言。
還好,畢竟是都察院的人,科道言官還不至于因此就上奏彈劾他。
現在得想個位置安置曹邦輔,要是裝作什么也沒發生,是不行的。
“他做過薊遼總督,懂兵事”
魏廣德回憶曹邦輔的為官經歷,就是想要找個合適的官職。
別說,還真給他想到一個官職,可以解決當下的麻煩。
“記得日前,科道官魏體、尚德恒以戎政更新,請亟推協理大臣。
湖廣道御史陳于階也上奏,言營兵數年以來,將非其人,積弱已甚,反今不加慎選仍使紈绔,因而握符庸懦得以濫等,則營務必難改觀,訓練終無實效,乞比照近舉邊材事例,令科道各舉其人。”
魏廣德的話讓陳以勤和殷士譫一時有些糊涂起來,不明白魏廣德話里的意思。
魏廣德看兩人表情,就笑道“之前有言官彈劾霍翼,其實就是因為京營更迭之事,當時霍翼堅持原樣不變,雖然陛下并未允霍翼辭職,但三大營視閱一職也沒有任命。”
視閱,其實就是原來的協理,負責監督京營訓練的官員,以往都是用兵部侍郎或者右都御使擔任。
“你的意思是,讓曹邦輔做京營提督”
按照現在內閣和兵部商議,京營再次改動軍制,設文官提督一職,監理京營各軍,裁撤原來的協理京營戎政。
提督,自然是比協理高一級的,不管曹邦輔平職調動擔任京營提督還是升左都御史提督京營,貌似也都說得過去。
“提督京營也行,如果霍翼去職,倒是可以由他頂上。”
殷士譫撫須含笑點頭,覺得把人調任京營貌似也不錯,可以看著兵部那邊,一旦有了空缺就可以補上。
“呵呵,你還想讓人管兵部,都察院可比兵部差嗎”
魏廣德搖搖頭失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