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兩日曹邦輔奏疏到了再說與陛下此事,看來葛守禮做左都御史是沒有障礙了。”
陳以勤也是笑道。
轉頭又對殷士譫道“下次舉薦人,先和人說一下,免得又有今日之事,實在是被動。”
“對了,工部不日就要上奏,請啟用原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潘季馴為總理河道,若是陛下問起,還請多美言幾句。”
魏廣德這時候開口說道。
前些日子得到準信,潘季馴視察黃河下游多處河道后,已經有了新的治水大略,在看過工部現在的堤壩規劃后,其中又有一些修改,但大體已經完成。
既然有了新的方略,自然工部就要給潘季馴落實權利,否則治水大略就會成為空談。
“潘季馴,總理河道,我沒意見。”
此前,魏廣德就和他們通過氣,知道工部朱衡打算讓潘季馴試試,看看他的治水方略如何。
畢竟此前他耗費朝廷錢糧進行的治水,目前看來是失敗的。
“這事兒我也私下找人問過,當下懂治水的官員還真不多,特別是黃淮一線,幾乎沒人敢去赴職,皆因黃河難以治理。
既然善貸找到了潘季馴愿意一試,自然是最好的,朝廷也不可能一直放任大河失控。”
殷士譫說道。
“其實,一開始我問過,是否安排他出任漕運總督,可漕運畢竟只涉及一小段黃淮水道,還管不到黃河河道。”
魏廣德又解釋道。
“你是想用漕運的銀子治水吧,難。”
陳以勤聽明白了魏廣德話里的意思,朝廷沒多少銀子了,有銀子的衙門非漕運衙門莫屬,若是讓漕運總督總理河道,屆時就可以挪用漕運資金修繕河道,這樣就可以緩解銀錢不足的壓力。
不過真這么做了,怕是阻力也會非常大。
“漕運不能動,這關系到京師和九邊。”
殷士譫也是附和道。
漕運衙門負責著京杭大運河的管理,還有就是漕糧的運輸。
漕糧,過去主要是保障京師的用度,不過在鹽法變更后,邊鎮糧草也開始要從漕糧中劃撥,所以事關重大。
至于漕運所得的銀子,除了從運河沿線收取的賦稅外,支用主要都是圍繞河道維護,而在漕糧斷絕的時候,也會雇傭大量車馬,通過陸路轉運漕糧濟京。
當然,這樣勞師動眾的情況發生的很少,畢竟所付出代價過大。
但是,陸路轉運漕糧的道路,漕運衙門也有關注。
都說明朝窮,但實際上窮的只是戶部,戶部的銀子要支應朝廷的一切花銷。
但是,明朝六部及其他衙門,也都有自己的賬本,可以向各地攤派稅銀,所得也是入各自衙門。
所以,戶部沒錢,可工部、兵部等衙門庫房里卻有銀子,皇帝不問也沒人會說。
修河工,本應是工部出大頭,缺額找戶部,不過朱衡卻是把主意打到漕運那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