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漢人的禮儀中,三綱五常也被視為最基本的人倫關系。
三綱五常其實是三綱和五常兩詞,出自于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
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系中,君臣、父子、存在著天定的、永恒不變的主從關系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
這即是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
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系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在中央集權專制主義制度下,在一個父系夫權社會里,這種理論是正常的。
即使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團體,也總得有主從關系,有上下關系,有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這是自然的原則。
等到三娘子行禮完畢,俺答汗才面無表情讓她起身。
三娘子這次來,其實也是因為聽說大營里來了明國的使者,所以想要在俺答汗這里打聽把漢那吉的消息。
雖然和他沒有緣分,但論輩分他也是她的孫子。
“他在大同過的很好,明國人沒有為難他。”
對于三娘子的問題,俺答汗直接給出了答案,并沒有遮遮掩掩的。
實際上,關于該如何處理和明國的關系,俺答汗不僅咨詢了自己掌權的兒子和大部族首領,即便是自己兩個妻子他也都是問過的。
只不過,他并沒有把此事告訴三娘子,因為他覺得實在難以開口道出實情。
“那明國人是為釋放把漢那吉設置了什么條件嗎為什么他沒有自己回來,而是明國派出使者前來。”
三娘子不笨,相反在大草原上,部族之間雖然名義上歸屬在俺答汗賬下,但為了各自利益明爭暗斗也不會少,只是沒有了以前動輒兵戎相見的場面,而是來大汗這里調停。
總歸是家人,三娘子問起,俺答汗也不會隱瞞,當即把明國總督開出的條件說了出來。
聽完俺答汗說出明國人給出的條件,良久,三娘子才開口問道“大汗以為我們蒙古是否還有光復大都的可能”
“除非明人內亂,否則很難。”
俺答汗對兩國力量對比心里是有數的,所以也不會傻不拉幾以為蒙古人在戰場上可以擊敗明軍,就意味著他們還有勢力問鼎中原。
蒙古人真有那么強大,當初也不會被漢人打回草原。
也是因為看明白了兩國國力的差距,所以他才會收留白蓮教那些人,因為貌似也只有他們才有可能引發明國內亂。
只是可惜,這么多年了,他的支持貌似沒有什么用。
白蓮教在山西、山東等地組織的多次暴亂很輕易就被明國官府鎮壓,根本沒有達到削弱明國國力的目的。
“可我們草原上需要明國的糧食幫助我們過冬,需要他們的棉花、布料制作衣物避寒,需要鹽巴、茶葉提高大家的生活。”
三娘子開口說道,“這些,都需要和大明交易才能達成。
我們,也才能夠在這片大草原上時代生活下去。
這些年的冬季,實在太冷了,牛羊都抵抗不住這樣的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