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在這個地方把他的觀點再說一遍,看似是科道風骨,可別忘了,他背后的高拱是怎么復出的。
換句話說,對付殷士譫的觀點,是不能套用在這里,至少是不能有高拱在場的情況下說出來。
有些東西,大家只是嘴上不說,但不代表不明白。
在冷場的時候,高拱惡狠狠看了眼殷士譫,只得開口說道“正甫,你看你說的什么話。
科道風聞奏事乃是太祖定下的規矩,目的是為了整肅朝廷綱紀。
他們彈劾你的那些條款,若是沒有,你自然坦坦蕩蕩,不須理會就是了。
你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說起這些話,當著同僚的面,實在是不成體統。”
殷士譫其實心中就是不忿,他確實走了太監的關系,讓他們在隆慶皇帝面前美言,可你高拱何嘗不是如此得以復出。
你自己臉都不要了,敢用這樣的理由彈劾他,現在還說自己不成體統,當即就是大怒。
殷士譫是山東大漢,性格本就很直,看到韓楫本就生出怨氣,又有始作俑者高拱在場奚落,頓時就壓制不住自己滿腔的怒火。
“轟”。
猛然間,殷士譫從座位上站起來,速度之快把沉重的椅子都一陣晃動后移。
此時,殷士譫左手伸出指向高拱怒聲道“你個高拱,先是逐走陳公,復逐李公,今又為四維逐我,你又能常坐此座到幾時”
直呼名字,在古人看來是相當不客氣的行為。
說實話,這時候的殷士譫是有些不成體統的。
就在堂下言官瞠目結舌,看著朝堂上兩位內閣大學士要開始爭吵的時候,人高馬大的殷士譫已經疾步從韓楫身前走過,向著高拱走去。
一邊一開始沒說話的張居正發覺有些不對,急忙起身快步過來,想要攔下殷士譫,不過卻終是完了一步,殷士譫已經沖到高拱面前。
殷士譫可比高拱年輕多了,還不到五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左手伸出轉向高拱。
高拱見勢不妙急忙往邊上躲,雖然人沒被殷士譫抓住,可是帽檐卻沒躲過去,一把被殷士譫抓落在地。
這還沒完,躲過了抓人的手,殷士譫的右手已經揮起拳頭向著高拱面門砸來。
在六科眾人的眼中,殷士譫開始對高拱動手,登時震驚了所有人。
高拱看到殷士譫揮拳,下意識抬手擋住,一拳頭結結實實砸到他臂膀上,差點被砸倒當場。
而在他身后的張居正見勢不妙急忙伸手攔腰抱住殷士譫,口里呼喊道“快點過來幫忙攔人。”
張居正雖是軍戶,可沒有殷士譫身體強健,擔心自己攔不住,這才叫人幫忙。
眾人這才圍上來把高拱和殷士譫分開,這次的會揖自然也沒法進行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