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眼高拱,張居正心里不由得生出一些猜測,這次對俞大猷的彈劾,不會就是出自他之手吧。
至于為什么是回籍聽用而不是抓起來審問,自然也是做事留一線的意思,或許高拱也不想和魏廣德把關系搞僵。
魏廣德是丁憂,在等一年多就該復出,沒有鐵證治罪,就沒必要把人往死里得罪。
只是換下他的人,以后魏廣德回朝要重新安插這些人手,那魏廣德就有求于眼前這位高首輔,他自然就有辦法拿捏一二。
張居正心里的猜測當然沒法開口詢問,回到值房坐了一會兒,他就起身回府。
到了閣臣這樣的等級,自然沒人敢拿考勤說事兒。
不過張居正還是讓人報了個身體不適,也就是今天剩下的時間,他就不會內閣辦差了。
回到府里,張居正馬上讓人請來呂光,把和高拱的交易告訴他,讓他可以回去向徐階復命。
“如此就有勞叔大了,這也是最好的結果。”
呂光聽完張居正的話就抱拳道,“幾位公子充軍的衛所,還請多費心,若是能在南直隸或者浙江最好。”
“呂先生放心,我已經有了想法,如果可以,就把人安置在杭州衛,那里到松江坐船不過兩日,若是快馬一日就可到達。”
徐階給張居正也寫了信,所言都是擔心子弟發配,一旦到了那天都見不到兒子,實在是大憾。
呂光和張居正說服高拱放手,其實也是以此為理由。
在傳統文化中,送終是一種孝道的表現,為長輩送終也體現了一種尊重和孝順的態度。
如果一個人孤零零的死去,去了陰間,也會被人看不起,而如果死之前有人陪著,那這個人就是有靠山的,有親人、朋友或者愛人在身邊,也就大家所說的死而無憾。
雖然現在徐階的身體好,甚至活過了張居正,但他們不知道啊。
徐階用垂垂老叟來自比,哀求高拱放過,也多是以這方面的考慮來試圖打動他。
兩人仇怨大,但也不是生死大仇,何況這次把徐家搞的面子里子都丟光了,再大的火氣也應該都發泄出來了。
到了晚上,張居正一個人坐在書房里還在默默思考著俞大猷這事兒,高拱為什么獨獨放過殷正茂
想了很久,張居正才有了一些猜測,那就是殷正茂只是在江西任職時和魏廣德有所接觸,或許因為他不是江西人的緣故。
只是因為利益和魏廣德綁定在一起,那當魏廣德不能給他利益,而高拱可以給他的時候,或許殷正茂就會從魏廣德身邊離開,而轉頭高拱門下。
張居正可是記得,當初把兩廣軍務的重擔交到殷正茂手上時,高拱可是承受了不輕的輿論壓力。
但是高拱擔下來了,而殷正茂確實把古田叛亂處理的很快速,其處置事件的能力也讓朝臣都稱贊不已。
要知道這時候的兩廣可不像后世,這時期,兩廣范圍內少數民族大量聚居,導致這些地方很多其實不服王化,叛亂此起彼伏,其中尤其是廣西。
此時大明在廣西的統治,其實還是頗為脆弱的。
廣西一地,絕大多數都是少數民族,只有少數漢人還主要集中居住在城鎮里,所以朝廷與其說統治廣西,不如說統治的是那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