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的擔心我明白,沒了高拱,朝中還有張閣老可以支撐一下,等些天魏閣老也該到京城了,朝政運轉總歸不會有阻礙。
張閣老和魏閣老都是內閣老人,當知道如何維持朝廷。
至于百官那里,高拱如此輕忽皇帝,擅權專政,就足夠然他下獄問罪,我們還只是驅逐,已經算是給他留夠面子了。”
李貴妃開口說道。
她現在鐵了心要驅逐高拱,擔心繼續讓他留在朝堂上會讓自己兒子大權旁落,成為一個傀儡皇帝,實在是太可怕了。
“當初先帝在時,有許多次都是因為高拱堅持,先帝才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張。
沒想到到了現在,他還是這樣處事,實在讓人擔心。”
李貴妃繼續說道。
“那我們該如何布置此事高拱畢竟在朝中根深蒂固,門生故舊頗多,要是鬧起來。”
陳皇后下旨處置高拱就是一句話的事兒,可是她更多的還是要考慮到朝廷的穩定。
“今日御門聽政,不多時百官就會在午門前匯聚等候時辰入宮,到時候先傳旨,讓六部五寺這些衙門主要官員全部要到皇極門外。
在皇極門下宣讀旨意,驅逐高拱,事先讓馮保調廠衛布置在那里,若有人敢造次,當立即下獄。”
李貴妃雖然心里也是怕得要死,但還是把自己的想法緩緩說了出來。
當眾宣布罷免高拱,再預先安排錦衣衛和東廠的人預備彈壓抗旨者。
李貴妃雖然沒有經歷過,但是也聽說過左順門事件,嘉靖皇帝就是拿著大棒把不服的百官給打服。
若是百官中真有人支持高拱,在她看來,那就是大逆不道的奸臣,活該被廷杖打死。
這一刻,她只要保證兒子朱翊鈞屁股下面的皇位,其他的她都可以不管。
今天高拱敢蔑視皇帝,明天他就敢公然篡位。
陳皇后這次只是考慮片刻,終于輕點螓首,認可了李貴妃的提議,同時在內心里,她也對大明朝廷的未來有了一絲絲擔憂。
陳皇后和李貴妃商議,定下處置高拱的決定后,最高興的莫過于下面還跪著的太監馮保。
果然,只要搬出小皇帝,兩位貴人就會有決定,哪怕再多擔心,也沒有那個位置重要。
“馮保,你立即去找朱希孝,調動廠衛布置在皇極門外。”
陳皇后看了眼馮保,吩咐道。
“奴才遵旨。”
馮保一頭磕下,接受了陳皇后的命令。
聽到以后不用再見到令人煩心的高拱,小皇帝朱翊鈞此時心情是很好的,何況他還從剛才的對話里知道,魏師傅很快就要到京城了,今年的生日禮物會是什么呢
看到一下子高興起來的小皇帝,陳皇后心里那點擔憂瞬間就沒了蹤跡。
“耽擱這么久,把早膳送上來吧。”
皇極門上金臺御幄早已經準備妥當,御座也被搬到這里放好,就等小皇帝升座。
和后世影視劇不同的是,明代的皇帝其實除了大型禮儀活動,一般都不會在黃極殿上坐著,而是在皇極門上升座,文武百官就站在皇極門下跪奏,倚此顯示天家的不凡。
而紫禁城里的三大殿,皇極殿都是被用來舉行各種大型典禮的場所。
而中極殿是一個用來休息的宮殿,皇帝到皇極殿參加大型慶典前會在太和殿休息準備,也會在這里接受主持慶典的官員朝拜和奏事,偶爾皇帝也會在中和殿里進行祭文,甚至在這里召見官員或進行賜食。
建極殿則是在舉行典禮前,皇帝會在這里更衣,所以這里多是存放龍袍的地方。
因為昨日六科廊屬官在皇極門聚眾鬧事兒的緣故,讓平靜了一段時間的朝堂氣氛詭異起來,今日趕到午門外準備參加朝會的官員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