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劾馮保的事兒,本就鬧得沸沸揚揚,再有了這場逼宮的鬧劇,反應再遲鈍的人也意識到,近期要出大事兒了。
時辰一到,只聽得三通鼓響,午門立時洞開。
禁軍旗校早已手執戈矛先行護道排列,盔甲兵器光芒耀眼自是不容逼視,鼓聲剛停,兩匹披紅掛綠的朝象被御馬監的內侍牽出午門,在門洞兩邊站好,各把長鼻伸出挽搭成橋。
此時禁鐘響起,官員們整理了官袍列隊從進入午門,有御史已經拿著黃冊名簿清點起來,稍后就確認了今日參加朝會的官員。
過金水橋,百官按部立于皇極門下時,右掖門打開,一個小太監出現在眾人眼前。
看著外面侯立的百官,那小太監用尖細的嗓音大聲喊道“有旨,召內閣、五府、六部眾大臣皆至。”
聽到這道旨意,站在前排的首輔高拱瞬間眉飛色舞起來。
召集眾臣是什么意思
按照之前形勢的發展,自然就是宮里要罷免馮保,所以才會要所有重臣都到場。
接旨后,高拱當即吩咐人去傳張居正等人到來。
張居正昨日抵京后就派人去高拱處報備,需要休息數日,言中暑,辦不得公。
不過有這道旨意,張居正,還有其他請病假的官員,就算抬也要抬到這里來了。
涉及朝會,乃大事兒,自然有人騎馬去各處府邸通報找人。
其實,張居正是不想這幾天出府來的。
他知道馮保肯定要對高拱出手,他要盡量避免在場的尷尬。
宮里處罰內閣首輔,他這個次輔是求情還是不求情。
但是沒辦法,宮里連續派出幾撥人馬催促,終于張居正姍姍來遲。
別的人都到了,包括剛回京不久的朱衡也到了,張居正是最后一個出現的大臣。
隨著官員聚齊,有小太監入內通報,高拱強壓著興奮心情,就等皇帝升座。
他已經打定主意,一旦皇帝問起如何處置馮保,他就說以正理正法對他進行處置,不枉不縱。
又是一盞茶的功夫,皇極門上依舊不見小皇帝的身影,就在眾人等的略感不耐的時候,太監王蓁捧著圣旨出現在皇極門上。
“有旨,百官跪接。”
王蓁話畢,文武百官下跪接旨,一片肅靜,大家都在忐忑不安地靜候皇上的裁決。
“奉皇后懿旨、皇貴妃令旨、皇帝圣旨傳與內閣府部等衙門官員,我大行皇帝賓天,先一日召內閣三臣至御榻前,同我母子三人親授遺囑,說東宮年少,要他每輔佐。
今有大學士高拱,專權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強奪自專,不許皇帝主管,不知他要何為,我母子三人驚懼不寧。
高拱便著回籍閑住,不許停留。
你每大臣受國家厚恩,當思竭忠報主,如何只阿附權臣,蔑視主上,姑且不究,今后俱要洗心滌慮,用心辦事,如再有這等的,處以典刑。”
王蓁宣讀的旨意不啻為一聲驚雷,把皇極門下百官雷的外焦里嫩。
跪在前列的高拱不可置信的抬頭,看著高高在上的宣旨太監,兀自不信,大聲質問道“何以不見陛下和陳皇后,你們是矯詔。”
此時的高拱,心情瞬間從天堂跌入地獄,完全不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局。
皇極門左右掖門忽然洞開,馮保帶著大隊廠衛從門里走出,列隊在眾大臣左右。
看到高拱此刻滿臉憤怒的看著他,馮保嘴角掛出冷笑道“來人,送高大人出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