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師傅,你的意見呢?”
聽到兵部并沒有要追究的意思,朱翊鈞也暗自松了口氣,看向張居正問道。
先前在乾清宮里,萬歷皇帝是真的生氣。
他是皇帝,朝廷的錢是他的,衛所士卒也是他的兵。
打狗也要看主人,朱翊鈞覺得這是外公沒把他放在眼里,或許所有人眼中只有母后而沒有他這個皇帝。
是的,做了幾年的皇帝,朱翊鈞實際上一點都沒感覺到自己是皇帝。
看看史書上那些皇帝是什么樣子,而他又是什么樣子。
別的皇帝可以在他看來是胡作非為的做,都沒人管,可他稍微做點什么,弄不好就是慈寧宮的一番教訓。
特別是那次,他的親母后居然當著他的面說出要換皇帝的話,當時把他嚇壞了。
好久以后他才反應過來,就算是母后,他有什么權利換皇帝。
都沒經過慈慶宮里太后的話,母后她憑什么說出這樣的話。
只能說,他這個皇帝做的太窩囊,什么決定都做不了,還要看別人的臉色。
懲辦李偉不可能,母后不會答應,兵部的態度很好,沒有讓他為難。
朱翊鈞不經意看了眼魏廣德,這位老師怕才是最尊重他想法的人,雖然有時候也會反對他的決定,但會說出理由,再讓他選擇。
而不是母后,張師傅那樣,只要不合他們的意就會說教一通,就算真有道理,朱翊鈞也聽得煩了。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他不知道自己錯了,而是聽說教聽煩了。
而在張居正面前,他前段時間剛下過一道整頓吏治的政令,就是打擊朝中貪腐。
最近年,隨著大明半數省分完成清丈田畝和一條鞭法的實施,讓戶部豐盈了不少。
而這次萬歷皇帝大婚過程中,又出現不少官員暗中中飽私囊的行為。
其實很多事兒不是上面人不知道,而是不好隨意插手。
那些人上面都有各自主官,比如內廷的人,他上面有各司局太監,最后才是馮保。
而朝中,參與采辦的主要是戶部和禮部,上面就是張學顏和徐學謨。
越過他們出手懲辦,那無疑就是在打他們的臉。
所以很多時候,張居正只能用反復重申反腐政令這個辦法提醒
也只有對暴露出來的人,施以重手,讓
而這次武清伯鬧出來的動靜這么大,別覺得兵部的人會守口如瓶。
不出兩日,整個京城官場都會知道此事。
說實話,張居正感覺自己其實有點騎虎難下。
兵部的意見其實很好,可是偏偏是這個時候。
“陛下,此事還是等會兒先看看娘娘的態度吧。”
張居正已經決定妥協,雖然他現在是朝中第一人,名義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作出決策還是不得不考慮宮里的態度。
太后雖然沒有實權,管不到朝廷上的事兒,可是卻可以決定自己頭上的烏紗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