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官府入駐,以后軍方的利益自然大部分會落到官府手中。
以文抑武才是國家常態,不可能讓這些丘八站在文官老爺們頭上才是。
“他們給兵部行文了,呵呵呵.”
魏廣德其實已經收到消息,知道云南那邊有點小動作,但沒有放在眼里。
現在緬甸時不時發生的叛亂,其實是在幫他們的忙。
因為地方還沒有穩定,所以施行軍管才能保證對當地的控制。
“年底兵部奏報,著重強調緬甸最近幾次叛亂的情況,寫的越激烈越好。
緬甸如遼東般施行軍管,對兵部是有好處的。”
魏廣德提點一句,“至于其他的,你告訴敬。
若是李大都督真敢這么不識抬舉,你給我說,我去罵他。”
魏廣德這話,既是給張科吃定心丸,也是暗示他和李成梁的關系。
現在緬甸的利益,近三成進了他和馮保的腰包。
緬甸的其他東西他沒要,都換成成箱的珠寶玉石和金塊。
金塊,直接委托鑄幣局鑄造成金幣收藏,而馮保那邊則是私鑄成金條,藏在哪里不清楚,但估摸著馮保在京城的宅子里肯定有巨大的地窖藏寶。
“內閣正在討論是否要放開對倭國的商貿禁令,你是什么意見?”
兵部主要事務說完,魏廣德就開口說起內閣討論的話題。
“天津開港在即,預計會和廣州一起,在明年一起放開,各有一百張船引。”
魏廣德繼續說道。
“天津這邊,主要就是對倭國和朝鮮?”
張科皺眉問道。
他當初沒少見到倭寇涂炭閩浙的慘狀,心中多有不平。
若不是魏廣德提出,張科這會兒怕是已經開罵了。
“賺倭國的銀子,富我大明百姓。”
魏廣德小心的說道。
張科算是這個時代的憤青,對倭寇有刻骨仇恨。
其實,俞大猷也有這毛病,只不過多番被官場調教后開始學會了隱忍。
魏廣德能夠猜測到,俞大猷對他私底下和倭國做生意是很不高興的,只不過一直沒有表現出來。
因為他已經看懂了,就算他反對也是無用,當權之人只會把他調走,繼續做那些事兒。
過去太直,走了不少彎路,現在的俞大猷已經不愿意重走老路了。
畢竟年月不等人,他已經沒多少時間可活了,不為自己也要為自己的孩子考慮。
“善貸,你老實說,內閣里,你和首輔的態度是什么?”
張科不是傻子,說是內閣商議,其實就是看張居正和魏廣德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