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一朝,江西官員確實被打壓的厲害,閣臣這塊浙江官員倒是快速上位,甚至山西官員也在內閣占有一席之地。
不過明末幾位江西閣臣此時都還為入朝,自然朝中就真撿拔不出像樣的,可以扶持的官員。
“諸位不必拘泥于贛籍,其他省份若有人才,大可舉薦。
我欲扶位上位,更多還是考慮給同鄉一個機會,倒不是必須。
看徐閣老推舉張江陵,高新鄭力捧張子維,都不是因為同鄉。
我之前舉薦的申時行,在內閣做的也很出彩,呵呵.....”
魏廣德笑道。
“先看看吧。”
張科微微點頭,和勞堪對視一眼,馬上就接上魏廣德的話頭。
“嗯,現在夠資格沖擊內閣的人選不多,張位既然是其中之一,當可一試。”
勞堪也說道。
雖然魏時亮有不同看法,但最后的決定還是先繼續推張位,多接觸多了解。
不過魏廣德也對此關注起來,人的性格一旦養成很難改變,剛愎之人其實并不適合在內閣混,總督巡撫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
酒席最后,魏廣德也把今日內閣商議的事兒,也就是自己那份條陳的內容和他們通了個氣。
此事最關注的自然是張科,畢竟是把兵部的軍械外銷,當然不是小事兒。
“善貸,真的要向朝鮮等國出售火器嗎?”
雖然魏廣德說得清楚,就是一部分老式火器,可能會有少量鳥銃,特別是被官軍嫌棄,嫌破甲威力不夠的那批小號鳥銃,可能還會有少量單層炮船及配套火炮。
這得看對方的需要,大明不會強賣,但肯定會權衡出售火器的質量。
‘聽聞夷人其實也會想他們出手火器,自是數量少價格高。
如此豐厚的利益,朝廷不可能視而不見,夷人能賺,我大明為何不能賺。
何況這其中利益,多半要補給給工部,研發更先進火器,諸如野戰火炮和更先進鳥銃,比如那掣電銃等。
朝廷雖然現在財政困窘有所緩解,可張江陵也不愿意投入太多銀子在火器上,畢竟放眼四顧,周圍可沒有值得大明重視的對手。
即便是那蒙古,也就那樣,俺答汗半死不死的,蒙古內部近期也在為此暗中較量。’
魏廣德解釋起來。
今日他在內閣除了處理奏疏,也翻看了之前錦衣衛送來的簡報,他最關心的還是蒙古的情報。
俺答汗還吊著一條命,但是消息傳來,應該熬不過半年。
就目前來說,俺答汗依舊沒有明確指定黃臺吉接掌汗位。
按照蒙古的傳統,如果俺答汗不指定,那就得召開忽里勒臺大會選舉。
1206年12月15日,全蒙古各部落長、族長、諸王、群臣,在斡難河畔舉行了隆重的忽里勒臺,后世翻譯為“大呼拉爾”,即民主推選大會。
那次大會上,眾部族組長一致推舉44歲的鐵木真為全蒙古可汗,尊號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即位后,開創了民主推選可汗之先河,凡是重大問題決策,都是召開大忽里勒臺決定,以此達到蒙古各部內部團結的目的。
忽里勒臺原是部落聯盟的首領參加的一種議會制度,也就是部落議事會,是蒙古族在社會進化過程中軍事民主制的一種殘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