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魏廣德親自管理的勸農司,也只是把挑選出來的農產品推銷給各地士紳和農戶,並沒有強制推廣的政策。
但是,大明的市場,就算沒有政策支持和鼓勵,依舊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難道人家種了一輩子地,還不知道該怎么生產。
雞鴨鵝這些家禽,什么時候該養,什么時候不該養,人家難道會不知道
大明,沒有后世人想的那么愚昧。
實際上此時的大明百姓,日子整體都是過的不錯,除了懶漢外。
如果說唯一有變的,或許就是物價。
隨著白銀流入,還有各地稅收因為考成法的緣故,拖欠減少,導致生產成本緩慢提升,物價開始有上升的苗頭。
家禽和糧食價格,多少都有上漲,特別是新的以白銀為基準的錢法和稅法推出后,物價變換就更加顯著。
對於大部分官員來說,物價上漲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兒,自然沒人關心,不過魏廣德就不同了。
物價上漲,如果和收入相匹配,民間自然不會有什么,如果收入漲的多些,老百姓還會很歡喜。
但是,如果物價上漲,而百姓收入沒有提高,那等於說生活水平下降,他們的臉上就不會有笑容。
你姓胡嗎
其實,通過調查物價和百姓收入,就可以大概估算出來,而不是去當面詢問。
前提是,數據真實。
而此時,魏廣德就在值房看著由蘆布搜集整理出來的京城物價和收入數據。
此時距離兵部收到宣府消息已經過去幾日,草原上果然沒有正式消息傳來。
不過,把漢那吉還是把爺爺去世的消息,用書信的方式傳遞到宣大總督手里,算是非正式的上奏。
“這些數據可真”
魏廣德看完數據,上面列明了市面上糧食、布匹、蔬菜等的價格,是連續五年的價格變化都有體現。
這些,都是蘆布在京營里找的那些余丁幫忙收集的。
都是家長次子或者不能入營的,平時又沒找到活計,就只能整日在街面上廝混。
后世,他們被叫做二流子,地痞。
不過這些人認識的人多,收集各方面的消息卻很容易,還能保真。
蘆布京營出身,因為識幾個字,又身家清白,才會被拉進錦衣衛做密探,通過兵部派到各衙門里給各位官員當書吏。
在京營里,熟識的,無事可做的朋友也是很多。
魏廣德常讓他做些收集信息的差事兒,他要在內閣當差,自然就找了不少這樣的狐朋狗友幫忙。
當然,忙也不是白幫的,定期他會從張吉那里支取一筆銀子,扣下部分,剩下的分給他那些手下。
好吧,這也算是蘆布給他們的一條賺錢營生。
“老爺,都是找兩伙人分別收集的,當不得作假。”
蘆布馬上說道。
按照蘆布遞上來的數字,前三年京城物價基本保持穩定,老百姓收入也比較穩定,大約每天做工有三十文錢的收入。
這是比較低的收入,因為此時一斤豬肉市面上十五文錢,干一天就只能買到兩斤肉。
不過最近兩年,百姓收入明顯開始增加,現在大約每天有五十文錢左右,依舊以豬肉為例,每斤漲到二十文。
其他糧食這塊,漲幅稍小些,只有一成多,其他瓜果蔬菜大多也有兩三成漲幅,特別是布匹漲幅明顯,已經上漲近一半的價格。
這些年大明的絲綢布匹產量提高,但是因為新增產能大多被運到松江府、天津等地出口,國內銷售的布匹並沒有明顯增加,反倒因此價格有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