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座鐘和鐘塔上的機械還是有區別的,不是簡單的直接放大。
不過這也沒關係,魏廣德打算從壕鏡請鐘錶匠人過來,在京城主持製造這種大型塔鐘。
壕鏡是有這樣鐘錶師的,實際上因為匠人在歐羅巴相對來說已經有些過剩,像馬里奧這種想到東方淘金的匠人也是不少。
別覺得歐洲這些人是不是都應該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其實不是。
歐洲的貴族,相對來說其實還沒有大明豪闊,所以工匠能夠接到的活兒比較緊張。
沒有名氣,很難從貴族老爺手里爭取到定單。
本身項目就少,大項目又都被知名的匠人奪走,所以大部分水平一般的匠人在歐羅巴的生活其實很差。
至於為什么魏廣德知道壕鏡有人能製作這種大型塔鐘,那是因為壕鏡議事廳上就有一個,那是一座三層的小房子,按照歐洲小型市政廳規格建造起來的。
“樓層,你們看材料再定。
如果可以,我當然希望是五層的建筑。”
魏廣德開口說道:『但是你們得給我個時間,三層或者五層的建筑,你們需要多長時間完工』
魏廣德不是要建造大教堂,那東西非常耗費時間,動輒二三十年。
歐洲大教堂外面看著高大,但是其中部分中空,層高十余米,對這個時代來說是非常考驗建造技術的。
就普通的大樓,一層層高一丈五甚至兩丈,樓上有個一丈就夠了,也可以部分中空,這是為了安排戲臺。
畢竟沒看到設計圖,魏廣德想的當然是底商加二樓的商業用房,不管是酒樓還是茶肆都合適,做商鋪賣貨也行,部分中空是為了安排戲臺。
這年頭看戲就和后世看電影差不多,娛樂設施少了點,所以這座建筑是一定要考慮戲臺的。
至於樓上剩余空間,魏廣德有心建成大型客棧,或者說大酒店。
總之,把萬達廣場搬到大明來,讓人走進去就不想出來。
為此,魏廣德不介意讓教司坊也租用其中部分房產。
南來北往的富商,還有每三年一屆的科舉,可以說會把整個大明絕大部分精英吸引到來,而他的這個洋樓,就是他們的不二首選。
“材料足夠,若是三層,兩年左右可以完工,若是五層,可能需要三四年時間。
畢竟貴國工匠,我們可能需要手把手教會他們,這就很費時間了。”
馬里奧和他徒弟盤帕薩特納尼小聲商量片刻,就給出了答案。
這個時間,其實是提前了,按照他們的預估,三層的可能需要三年時間,而五層建筑至少是四年以上。
當然,如果是在歐洲,就是他們口中的時間就能完成,因為他們有熟練的工匠。
聽到建造時間,魏廣德不禁微微皺眉,但很快就舒展開。
他已經想好對策了,把工匠和倆人簽自己手上,讓他們以后就跟他打工,幫他在全國各地建房子。
建造時間長,貌似也是好事兒,至少十年二十年內怕是沒人可以和他競爭。
藍海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