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之前,劉守有不提播州,魏廣德是記不起有這個事兒的。
萬歷三大征,或許對於大部分國人來說並不清楚其中的含義,但魏廣德恰巧看過這一段。
關於明朝在萬歷后期快速崩潰,許多人都以三大征作為明朝垮臺的重要原因,認為是站在耗費了明廷財力,讓他們因為經濟困境逐漸放鬆了對遼東的掌控,從而讓努爾哈赤趁機做大。
萬歷三大征指明萬歷年間,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分別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
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但同時代價也是巨大。
特別是兩次援朝戰爭,大明出兵近十萬,耗費糧餉無數。
其中播州之役耗時最長,也是最為奇特的一場戰爭,給魏廣德印象有些深。
按照當時文章里的說法,播州楊氏從萬歷十八年開始和明廷交惡,到萬歷二十四年扯旗造反,挑起戰爭。
明廷快速出兵平息了這場叛亂嗎
沒有。
明廷真正重視這場叛亂,是在萬歷二十七年。
因為當時地方上奏匯報此事,只說地方土司叛亂,正調兵圍剿。
真正把叛亂放到萬歷皇帝案幾上,是因為此時大半個四川已經被楊氏占領,四川巡撫已經無力回天,甚至楊氏叛軍一度圍攻成都府,實在是遮掩不下去了,這才向朝廷求救。
於是在萬歷二十七年,明廷調集湖廣、貴州等地兵馬,共二十余萬開始平叛。
四個月時間,李化龍率兵攻占楊氏最后據點海龍屯,楊應龍自殺,播州之役宣告結束。
由此可見,播州之役其實本身規模並不大,但是因為地方官府的原因,居然前后耗費數年時間才得以平息。
如果從楊應龍不聽宣也不聽調開始,持續十年之久。
而在此期間內閣會完全不知情
魏廣德是不怎么想相信的,至於萬歷皇帝知不知道,也不好說。
一件小事兒,最后鬧出十年大亂,也是夠奇葩的。
如果現在就出兵,乾脆利落的干掉楊氏一族會如何
魏廣德此時就在推算此事,二十萬的大軍四個月完成平叛,說明楊氏土司兵戰力其實也堪憂。
當然,官軍人多勢眾也是原因之一。
“錦衣衛可有楊應龍不臣的實據”
魏廣德忽然問道。
張居正還端著茶,等待魏廣德表態,聽到他這么說,差點把茶杯摔了。
他能感受到魏廣德話里似乎有殺氣,這是打算殺人立威
一個念頭出現在張居正腦海里,他其實也偏向威逼的方式解決此事,沒必要開戰。
消滅一個土司事小,可也會讓大明和西南眾土司更加離心離德。
不過魏廣德知道楊氏會成為以后朝廷的一個大麻煩,還不如儘早剷除為好。